冬季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时起,切忌贼邪之风以伤孔隙。饮食上,宜减苦味,增甜味,以达到补肝益肾,助脾滋胃的目的。这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冬季修养秘法,人人需知晓。
冬季脾胃容易虚弱,无论是吃得太多、太腻、太寒,此时都会表现出腹部冰凉,不思饮食,腹部又堵又胀的情况。这时候调养脾胃是关键,我们便可以遵循古人的养生秘法,多吃一些甘甜的食物,减少苦味,补养身体,养护脾胃。
《黄帝内经》有载:“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脏亦有所欲,而脾欲缓,缓为舒缓、舒服。脾虚则运化无力,中焦痞满,升阳不能达于四肢,故而肢体困重无力,人就不舒缓。调理脾虚,用甘味之物,所以说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
但脾胃喜欢的甘甜,并非像是甜品,糖果一类,而是天然食物中本就带有甘甜之味的,倘若您不知道如何去吃,可以按照以下这些食物,每天吃上一两种,不知不觉,咱们的脾胃就越来越舒服了。
宜食甜
是冬季常食之品,性平味甘,入胃经,健脾益胃,理气化痰。且营养丰富,是养胃护胃的好食物,还可以代替一部分粮谷类主食。
我国民间视芋头为滋补之物,男女老少皆宜,像是经常便秘的朋友们,常吃芋艿,润肠散结,小还可以作为蔬菜和甜羹食用,软糯可口,或是直接煮熟后剥皮蘸糖吃,别有一番风味。
这道软糯香甜的芋艿糯米粥,成了很多上了年纪的中老年朋友们的最爱,粥中芋艿绵密的口感,米粒增加了芋艿的层次感,香甜可口,软糯好嚼。
做法:准备去皮,小可从中间切一刀,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表面多余的淀粉,糯米清水淘洗两三遍,一起放入锅中炖煮。喜欢吃甜可以在煮熟后加入白糖食用。
南瓜
南瓜不仅味道甘甜,还是黄色食物,从五行来说,黄色入脾土,是养护脾胃的好食材,非常适合脾胃不适的人食用。
10月正好是吃南瓜的好时候,经过烈阳后的南瓜,水分含量相对较少,保存起来也方便,南瓜被称为“金瓜”,口感甜糯香软,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作用。
南瓜有双向调节的作用,经常便秘的人可以蒸熟后食用,而便溏的人配上莲子肉一起吃,健脾止泻。
分享一道适合冬季食用的南瓜美食,解燥,润肺健脾。
百合蒸南瓜
冬季不光吃点甜,淡吃也很重要,少一些过度烹饪,采用“蒸”的方式,最鲜香健康,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
做法:南瓜洗净削皮,切成长条,摆入碗内,将百合洗净,放入碗中再加入适量的冰糖。放入锅内蒸20分钟,蒸熟即可食用。滋补养胃又解馋。
芡实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性味甘、平,入脾肾二经,健脾止泻,芡实色白如莲子,细如珍珠,是一种水生植物,被誉为水中八仙之一,一般都是生长在池塘湖泊之间,就像拔过毛的鸡头一样,剥掉外面那一层硬壳,里面是一颗颗光溜溜的小粒。因此,芡实又叫鸡头米,有着“水中人参”之称。
宋代文豪苏东坡,对芡实就情有独钟,苏东坡既是美食家同时又是养生家,直到晚年仍然身体强健,面色红润,才思敏捷。
他对食疗养生颇有研究,著有《苏东坡养生集》,里面就记载了他喜欢的“芡实粥”,称其:“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像是脾气虚弱的人不妨平时吃点芡实,不但能健脾益胃,还能补充营养。
怀山药
提到甘甜健脾益气的食物,不能不说山药,我们经常会听到山药和淮山,很多人都分不清楚,比较出名的山药品种有,怀山药、菜山药和铁棍山药等。
而我们经常说的,健脾益气效果最好的当属铁棍山药,是怀山药中的一种。一般粗不过两指,条体细长质地紧实,不会容易掰断,它的“毛眼”大,毛刺长,外皮颜色较深,有时会有紫斑。
口感吃上去非常细腻,又粉又面,香甜爽口,怀山药性平味甘,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像是经常觉得肚子饱饱胀胀,拉肚子,就可以常吃山药,一般蒸着吃味道最好。
而我们平时吃的大多是山药,圆柱形,比较粗壮,表皮光滑根须也少,含水量比较高,吃起来更脆爽,适合用来做菜。
莲子
冬季气候干燥,往往会出现皮肤干燥,唇干舌燥等情况,医圣李时珍称莲子为“脾之果”,意思便是莲子能在健运脾土的基础上,助养阳气,有冬补作用。莲子味甘性平,健脾养心,收敛安神,《神农本草经》认为莲子“主补中、养神、益气力。”与其他补脾的食材不同,莲子入脾养的是脾阴。
干燥的冬季,煮上一碗莲子八宝粥,香甜软糯,口感顺滑。
做法:糯米克,莲子克,核桃50克,蜜枣50克,葵花子(生)25克,葡萄干50克。莲子淘洗干净,去芯,核桃仁用温水浸泡后,剥去外衣,切碎;蜜枣去核,切成细丁。糯米加水煮成稀粥,再加入其他原料,以白糖调味即可。
既能补中益气,又能健脾养胃,非常适合冬季食用。
茯苓
茯苓自古就被视为“八珍”之一,寄生于松树根上,得根之气味,树之精华、松之神灵而而成。不管寒、热、风、湿邪,将它与各种植物配伍,都能够共同发挥独特功效,故又有“四时神药”的美誉。
茯苓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而茯苓糕也是从古流传至今的美食。
做法:面粉g、茯苓15g、发酵粉3g、泡打粉3g、白糖20g、各种干果适量、清水g。茯苓打成粉,和面粉、泡打粉、糖混合后过筛。发酵粉和清水混合后静置10分钟左右,倒入,搅拌成比较稠的面糊。
将面糊放于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取一个大点的容器,底部及四周抹油,将发酵好的面糊倒入,上面撒些干果,蒸锅里水开了以后蒸半小时即可。
以上几种都是天然甘甜的食物,对脾胃最为有益,而后四种,山药、莲子、茯苓、芡实,更是有“四神”之称,这四味一起做成食物,健脾养胃的效果更佳,芡实收敛滋补,能抗衰延年,最益脾胃;怀山药益脾生津;苓健脾化湿;莲子养心健脾,对胃肠有保护作用。
喜欢吃荤的朋友,可以煮上一道四神老鸭汤,冬季鸭子正肥美,且鸭子性凉,即使在干燥的冬季食用,也不会上火。民间一直有煮汤“没鸡不鲜,没鸭不香”的说法,鸭汤看起来清淡,但喝起来却浓香满口。
四神老鸭汤
做法:老鸭斩块,汆水捞起;将莲子、茯苓、芡实和山药洗净,清水浸泡半小时。砂锅内放入食材,武火煮20分钟后,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加点盐调味即可。
若是平时长期在外,饮食上多有不便,也无法满足能一天之内吃上这些天然的甘味食物,我们可以备上一些用甘味食物做成的即食小糕点,随身携带,无论出差或是办公,都能随时随地吃上一块,养养脾胃。
这款糕,就是在四神食材的基础上加以调配,增加了红枣、麦芽、山楂、白扁豆、薏苡仁、和人参,不但口感和营养更丰富,在这些食材的相互搭配调性上,也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茯苓主祛湿,帮我们把身体中多余排不出的水分给化解出去,脾属土,最恶水湿,茯苓就起到了帮脾土清除水湿的作用,体内的湿气少了,脾胃运化就会逐渐恢复。茯苓是先降后升,在降水的同时,使脾气向上升。
薏苡仁可以清除我们体内的湿浊之物,但却和茯苓不同,茯苓向上走,薏苡仁是向下走,这两种一上一下,一升一降,一起用力,使我们的体内的圆运转起来。
加上芡实、莲子和山药,这三种在健脾的同时又起到收涩的作用,可以把我们补进来的营养,都给固住,不至于流散出去。
白扁豆健脾和中,人参是益气,补脾阳的,这个搭配里,山药、莲子、白扁豆,滋补脾阴;人参补脾阳;茯苓芡实祛湿,收涩,这样一来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
故而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脾胃不适,无论是寒、湿、火、堵,都能被这些搭配好的食材给清理化解掉,而且为了保证其中的营养不流失,采用低温烘焙的方式,能完好锁住其中食材中的和营养,且烘焙出来软糯香甜,老年人吃着也很轻松,不费牙。
将传统白糖作为调味品改成麦芽糖,更为健康,低脂的亚麻籽油,对身体方方面面的养护都很好,低脂又健康。
轻轻一掰就开,不粘牙,不干不噎,吃上去有山药的甘甜,莲子的清香,这11种食材相配,味道上并不突兀,相对来说比较平淡,也正符合冬季饮食的甘和淡二字。
饭前一颗,饭后一颗,肚子不撑不胀,感觉腹中的气息更顺畅,脾胃养好,我们的气血也自然充足,营养也都跟上来了。
忌吃3类
同时,燥之气依然不减,我们在冬天切记这三类食物少吃,甚至不吃。
第一类,燥热食物不吃,比如火锅、麻辣烫,以免加重冬燥,导致上火,像是炸鸡类的食物也要少吃,鸡为风动之性,最能煽动起我们体内的火气。
第二类,寒凉食物不吃,冬天还不适合我们吃寒凉的,比如冰糕冷饮,或是寒凉的瓜果蔬菜,会大大刺激我们的肠胃,造成腹痛、腹泻。
第三类,辛辣刺激食物不吃,比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也会刺激肠胃,导致身体内热上火。
大寒以后一个月多吃天然甘甜滋润的食物,有助于养好我们的脾土,尽量避免让自己上火,滋滋润润度过这个燥气横生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