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非洲大陆,人们就会联想到沙漠、炎热、贫瘠和饥饿,仿佛这片土地天生就不适合人类生存。
事实上,非洲是一个拥有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陆,是欧洲的三倍之多。除了撒哈拉沙漠之外,非洲还有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干湿两季分明的热带草原,以及肥沃的冲积平原。
不仅如此,非洲还拥有全世界60%的可耕种土地面积。这个看似颠覆人们常识的数据,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众所周知,我们东北的黑土地腐殖质含量很高,性状好、肥力高,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有“一两土二两油”的美誉。而非洲的土壤丝毫不逊色于黑土地,那里的土地有机物含量丰富,没有农药化肥,土地松软,种植农作物甚至都不需要翻地。
所以,我们很难将非洲大陆的贫穷和饥饿归结为自然禀赋的不足。非洲现如今的状况,一方面是由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的殖民掠夺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非洲人的懒惰天性造成的。
从传统上来看,非洲人很不喜欢种地,更不会像我们那样精耕细作,他们觉得种地太麻烦了。
以前非洲人的生活常态是:饿了就从树上摘几个野果,渴了就趴在水沟旁喝水,馋了就打几只野猪野兔烤一烤,连锅碗瓢盆都省了。不饿的时候,就算野猪从身边慢悠悠地走过去,非洲人都懒得去追。
但是有一个问题:非洲人口那么多,非洲大陆上有那么多野果供他们充饥吗?
又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事实是:非洲大陆的树上能结出“香肠”和“面包”,不仅口感美味,而且营养价值丰富,用来充饥绰绰有余。
香肠树是一种落叶阔叶乔木,广泛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株高6~12米。它之所以被称为“香肠树”,是因为它结出来的是一种木质浆果,长30至99厘米左右,外形就像一根根香肠一样挂在树上,远远看去还有点像《西游记》里的人参果。
香肠树的树皮光滑,呈灰白色,枝叶浓密。它的叶子长约30厘米,在树枝末梢附近形成团簇。每年夏天来临,香肠树的喇叭形花便会开放,花朵呈暗色或紫色,长约9厘米。
香肠树的花朵授粉之后,便会结出果实。一条条形似香肠的果实挂在树干上,一挂就是好几个月。它们有长有短、有大有小,随着长长垂下的藤须来回晃动,像极了肉食铺中用麻线系着的香肠。
香肠树的果实虽然外形上酷似香肠,但是味道却和香肠差别很大,它吃起来味道甜甜的。而且它很特别的一点在于,不管香肠树的果实成熟与否,它都可以食用。“香肠”含有丰富的淀粉,而且个头不小,当地人经常把它作为主食来食用。
在非洲当地,有“一棵香肠树,养活三代人”的说法。
除了香肠树,非洲大陆上还有一种猴面包树,可以结出美味的“面包”。
猴面包树又叫波巴布树、猢狲木,是木棉科、猴面包树属的大型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南非、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等位于热带或亚热带非洲的国家。
猴面包树的果实是非洲大草原上猴子和狒狒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所以得名猴面包树。猴面包树的寿命很长,在整个生物界都非常罕见,即使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它的寿命仍然可以达到年。
猴面包树的树干非常粗壮,树干里面的木质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在雨季到来时,一棵猴面包树就能够储存数吨重的水分,简直就是一座天然水塔。到了旱季时,猴面包树就开始消耗树干里面的水分了。同时,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猴面包树会在旱季掉光身上所有的叶子。
猴面包树的果实营养丰富,它的维生素含量是普通水果的数倍,钙含量是菠菜的%。从口感上来看,猴面包树的果实酸甜可口,既抗饿又耐渴,与牛奶或水搅拌还可变成独具特色的饮料。
猴面包树的果实可以入药,猴面包树的种子可以榨油,也可以炒熟后直接食用。可以说,猴面包树浑身都是宝。
因为猴面包树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的水,所以非洲人们口渴时只需拿出小刀在树干上轻轻划一道口子,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喷涌而出,十分解渴。
社会学家曾作出一个论断:如果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相对富足,人们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够轻易获得源源不断的食物,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那么长此以往,这里的人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思进取。
这个论断如果套用在香肠树和猴面包树生长的非洲大陆上,或许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
香肠树和猴面包树都能够在非洲大陆上自然生长,也不需要人工种植和照料,结出来的果实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味道相当不错。所以,既然有现成的食物,为什么要去种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