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分布范围 » 医院ldquo院长rdquo
TUhjnbcbe - 2021/8/31 10:30:00
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90226/6905531.html

音频内容

语音内容戳这里收听?

罗博士要开始给大家讲解下一位医家治病的故事了,这次带大家认识的这位医家是明代的薛立斋。

今天罗博士在语音里对这位医家先进行了一段简单介绍,大家可以收听一下。罗博士之前写过的薛立斋的生平故事也附在了下面,供大家阅读。今天先发布一部分,明天继续哦~

薛立斋,中医史上治病最多的人

月光洒在庭院里。

桂花树下,摆放着两张竹椅。

朋友对我说:武林中的顶尖高手,出手的时候,使用的招式看似平常。

我笑了:是啊,但是在这最平常的招式当中,却通常蕴涵无数的变化,所以,你很难抵挡。

朋友问:那么,中医里面的高手也是这样吗?

我点点头:是的,中医里面的最高手,并不追求什么奇险之药,通常是在最平常的方剂中,稍微加以变化,但是威力无穷。

朋友眼睛亮了,很神往: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明朝,北京。

辉煌壮丽的紫禁城。当阁老梁厚斋走出大殿的时候,眉头紧锁。

这倒不是在朝上遇到了什么问题。

而是,他自己的身体实在不适。

一段时间以来,他感觉自己气短有痰,小便赤涩,足跟作痛。

怎么办?这么下去,自己迟早会吃不消的。

于是,所有的人都推荐了一个人,医院的御医薛立斋。

薛立斋来了以后,大家都期待看这位高手的出方,但是,薛立斋却只开了两个方子,一个是四物汤,一个是六味地*丸。

大家都很疑惑,这两个方子,是中医里面最普通的方子了,实在没有什么出奇的。

但是,出奇的是薛立斋交代的服药方法:用四物汤的药汁,送服六味地*丸。

结果,服药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梁阁老的身体就完全康复了。

众朝臣对此赞叹不已。

最普通的方子,在薛立斋的手中,被运用得出神入化。

朋友笑了:这位薛立斋果然是高手。

我望了一眼落在杯中的桂花,说:医院院长的人,必定是高手。但是,能在人生中做到收放自如的,则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朋友很惊异:此话怎讲?

我说:别着急,还是让我从头道来吧……

(一)

引子

明朝正德三年(公元年),阴云笼罩在大明王朝的上空。此时的朝廷,刘瑾等太监集团正在专权,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经常被欺负得晚上回家偷着叹气,有的官员甚至会因为没有给太监们上贡的银子而畏惧自杀。

就在这年的一天,在去居庸关的路上,远远地走来了一队人马。此时正值盛夏,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在不知疲倦地鸣叫着。这队人马中,有几个武官和几个年轻的文官。他们是干什么的呢?为什么如此步履匆匆呢?

这几个文官中,就有年仅21岁的薛立斋。当时,医院里的医士。因为驻扎在居庸关的*队中出现了瘟疫,医院医官前往诊视疫情。刚刚选为医士的薛立斋就被指派前往。

一队人马匆匆前行,突然,前面的马匹放慢了速度。薛立斋凝神望去,只见前面的路上,出现了状况。原来,是一辆马车翻车了,路旁躺着几个受伤的人(覆车被伤者七人),呻吟之声不绝于耳(仆地呻吟),旁边几个围观的百姓不知所措。

一队人马都停了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办?

一边是朝廷的指令,必须及时赶到,一边是受伤的百姓,如何取舍?

就在随行的*士犹豫的时候,薛立斋已经下马,一面跑到受伤者的面前,一面对伤员们喊着:“大家不要惊慌,医院的医官,会马上对大家进行救治的!”

伤员们听到了,都挣扎着喊:“医生,快来救救我们吧!”

薛立斋继续安慰大家,同时对伤者的伤情略做检查,然后马上让随行的*士,到邻近的村落找来些小孩子。啊?围观的人有些奇怪,这是干什么?不是要救人吗?找小孩子干什么?

倒是随行的*士心领神会,立刻开始行动。

还好,边上就是一个村落,众*士很快找来了几个孩子。

薛立斋看着几个孩子,心里有底了,他告诉孩子们:“来,大家往这个盆里撒尿,看谁尿得多!”

旁边围观的人都傻了:皇上派来的这是个什么医官啊?人家那边躺着呢,他却让小孩子在这儿撒尿比赛玩?

再看薛立斋,他把孩子们的尿都收集了起来,然后分到各个碗里面,端到伤者面前,让*士们帮忙:“来,各位帮帮忙,趁热把这个往伤者的嘴里灌!”(这是喝童便的诀窍,要趁热喝。)

于是*士们齐动手,给每位伤者灌了一碗尿,尤其是其中一位不省人事的,还特别多灌了些。

没多久,那个受重伤的人就醒过来了,受轻伤的人也感觉好多了。

后来,这些伤者还特意让人给驻守*队送去了消息,他们很快就都痊愈了(皆得无事)。

看来这个童便还真是一味良药啊,那么,医院的薛立斋是怎么会用这一招儿的呢?原来,在那个时候,太医院的医官经常被派到各地去执行医疗任务,比如去*队里处理瘟疫等,薛立斋是个有心的年轻人,他走到哪里学到哪里。他在*队中的时候,就曾经特意问过部队里的*官,说你们操练*队,经常会碰到坠马受伤的,怎么办呢(尝询诸营操*,常有坠马伤者,何以愈之)?*官就告诉他说:“我们的办法就是立刻喝童便,只要喝了童便,很快就会好的!”(俱对曰:“唯服热童便即愈。”)

于是,薛立斋就在实践中学会了一招,这个招法在他后来的行医过程中屡次被使用。可见,薛立斋之所以后来能成为一代名医,就是因为他不懈地积累行医的经验。这样的故事,只是薛立斋众多救人故事中小小的一件。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三千多则医案,是中医史上留下医案最多的人。那么,他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呢?在*局混乱的时代,他都做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来慢慢聊吧。

太医院的考试高手

其实薛立斋的名字叫薛己,字新甫,号立斋,因为中医医籍中多称他薛立斋,我们也就这么跟着叫了。薛立斋的老家是今天的苏州,那可真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好多位著名的医生,当然,其中也包括薛立斋的爸爸,薛铠。

薛铠,字良武,在当时是一个特有名的医生,尤其擅长儿科和外科。他的儿科学的是哪位高人的路子呢?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钱乙,他把钱乙的学术思想研究得非常好,结果也成了此中高手。后来薛铠因为比较出名,就被皇宫给盯上了,医院里。结果薛铠同志还真不负众望,干得特别好,最后竟医院的院使,医院的院长。

但是,好景不长,在薛立斋22岁这年,也就是他出差去居庸关的这年,薛铠同志就去世了,医院的医士。

医院有个规矩很有趣,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再有能耐,你也当不了太医,为什么呢?因为古代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说法,就是说如果这个医生的出身不是中医世家,那么他的医术很可能不靠谱,最好不要服用他的药。当然,现在看来这是个馊主意,但是当年皇上对此很认可,觉得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当然,后来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妥当,很多自个儿学出来的也是好医生啊。在嘉靖后期这个规定被废除了。医院里的医生,如果是从社会上选拔,也要家里上几代都是医生的,才算是有资格。像薛医院院长的,那当然是苗红根正了,医院也就名正言顺了。

但是,医院,那是绝对有实力的,因为在以后的考试中,薛立斋屡次展现了他的才华。

薛立斋在不满22医院的医士,这在外人看来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可是,医院这么好混吗?原来,医院设立了好多考试制度,让医士们三天两头地考试,想混日子,还真没那么容易!

这里医院给各位介绍一下,免得大家看了发晕。

医院里工作的医生都叫做御医,实际上这里面等级多着呢,官最大的叫院使,就是院长,一般一人;下面的副院长叫院判,一般二人;再下面的叫御医,在永乐年间设四人(后增至十八人);再往下叫吏目,设一人(后来增至十人);再往下设医官、医生、医士若干。可见,医院里级别最低的医生了,医院里的实习生。

太医院的考试基本上是每个季度一次,然后是三年一大考,其中成绩优异的,就往上提拔。

正德四年,也就是薛立斋当上医士两年后,大考开始了。各位完全可以想见当时的考试情景,考试由一个堂上官和两个医官主持,考题就从《*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中出,对医生们进行笔试。

在宽阔的大殿里,医生们正襟危坐,展开卷纸,开始提笔疾书,考官们不停地来回巡视(这种情景写电视剧的人一定会大书特书,但当时的真实情况却一定是严肃极了)。

那么,薛立斋在考试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您甭担心,薛立斋学得好着呢,这次考试,他考出了一个极好的成绩,结果,第二年他就被提拔为吏目。

吏目是仅次于御医的级别,此时,薛立斋距离御医这个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

多说一句,薛立斋能有这样的成就,都是他的父亲薛铠同志培养得好啊。您别看这两父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太长,但是薛铠的确影响了薛立斋一生。

薛立斋在后来写的书《外科发挥》中,记载了几个用父亲所教的方法治好病的医案。其中一个医案是这样的,宫里的骊贵人患了疽,而且还发渴,一天之内喝很多水,于是薛立斋就献上了八味丸这个方子(就是桂附地*丸,古代的金匮肾气丸)。旁边的那些太医们一看,哈哈大笑,说:“薛老弟,这个方子如果能够止渴,那我们从此以后就不再干医生这行了(此药若能止渴,我辈不复业医矣)!”

那这帮医生用什么治疗呢?用木瓜、乌梅、人参、茯苓等生津的药物,结果很糟糕,骊贵人越喝这些药越渴,一点效果都没有(茫然无功),没办法只好服用薛立斋开的八味丸。结果,只服用了三天,渴就止住了。骊贵人从此特别信任薛立斋,按照这个方子又服用了很久,结果病再也没有犯过,身体还越来越好,饮食也增加了,而且越来越年轻漂亮。

现在金匮肾气丸仍然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好方子。

薛立斋在记录这个医案时说:“我小的时候(自为儿时),听我父亲说有个士大夫患了消渴病,请来的医生都用生津止渴的药物给他治病,他服了几年都没有效果,倒是有位名医用了张仲景的八味丸,不到半年他的病就治好了。”

可见,薛立斋同学很小的时候,就在他父亲的身边耳濡目染学到了许多东西,连父亲随便说的话他都给记住了,证明薛立斋的确是一个学医的好苗子啊!

锦衣卫也生病

医院当医生,绝对不是只给皇上和后宫妃嫔看病。医院还是一个行*部门,归礼部管,要负责管理全国的医*、惠民药局等很多事务。在看病方面,皇上会指派御医给身边的人看病,所以御医们看病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这不,就连在人们印象中凶狠无比的锦衣卫病了,也要找御医来看看。

就在薛立斋被提拔为吏目的这一年夏天,锦衣卫掌堂刘廷器老兄病了,什么病呢?是肚子上患了疮痈,破溃之后,流出了清稀的脓水,他还感觉发热,口渴,肚子胀得厉害,然后总是想呕吐,不想吃东西。于是找来了众位御医,大家一看,都觉得这是热证,一定是热*在向里面攻呢,需要赶快使用清热解*的药物,于是开了*芩、*连、大*等药。

这种情况,搁谁可能都会这么想,肚子上有个大疮,那还不是有炎症?岂不是马上需要清热解*?

这理似乎是对的,可这药的效果却非常不好,药服下去以后,这位锦衣卫的领导病得更厉害了,他感觉很不爽。

这时,薛立斋开始说话了,其实本来有御医在场,还轮不到一个吏目说话,但是我估计薛立斋同志实在忍不住了,他说:“大家不要以为夏天就只有热证,我觉得应该舍时从证,他现在脓水是清稀的,这是寒象,说明正气已经不足了,而且肚子胀,这也是脾胃虚寒,呕逆也是这个原因啊,应该使用温补的药物。”

于是,薛立斋给他开了人参、*芪、干姜、附子等温补阳气的药物。这里面我要说明一下,这个方子里的人参是补正气的,而*芪一定是生*芪,它有托里生肌的作用,凡是患了疮痈,正气不足,无力生长肌肉将*邪排出的,使用生*芪那是最有效的了。方子里的干姜和附子都是暖下焦的,这两味药是张仲景温阳的四逆汤的主要成分,配合着使用效果最大。

这个方子服下去以后,“一剂而呕止食进”,也就是说,只服用了一服药,呕逆就停止了,就开始想吃东西了。刘廷器很开心,于是就让薛立斋继续治疗,薛立斋接着开了些托里生肌的药物,结果这个疮就慢慢地长好了(再用托里等剂而疮愈)。

好家伙,一个小小的吏目,医术居然如此之好!从此,薛立斋的名字就在锦衣卫里面传开了。

后来,薛立斋还看了好多锦衣卫的病症。

各位需要理解,虽然锦衣卫给人的印象一贯是很强悍的,但是锦衣卫也是人啊,他们也会生病啊,为了保持连贯,我就提前选几个薛立斋后来治疗锦衣卫的医案,让大家一睹为快。有个锦衣卫叫杨永兴,这位估计平时的伙食一定不错,吃得肥肥胖胖的(形体丰厚)。但是长得胖并不代表身体壮实,您看这位,走起路来气喘吁吁的,自己感觉筋骨都是软的,还疼痛(也不知道执行跟踪任务时都是怎么完成的),而且痰特别多,还特容易渴,喜欢喝冷水。总之是感觉自己很不对劲,想调理一下,于是就找到了御医们。

御医们一看,您这么胖,别不是要中风了吧?于是他们就开出了一些疏风的方子,什么愈风汤、天麻丸的,结果这位杨永兴老兄吃了以后,痰更多了,而且还感觉发热(痰热益甚)。这帮御医一想,这既然有痰热,那就来点儿牛*清心丸吧。好嘛,这吃药跟吃水果差不多了,换着吃。

结果呢?甭问啦,一定是没见效,更惨的是这位杨永兴老兄又添了毛病了,肢体开始麻痹了(更加肢体麻痹)。

这下大家可就慌了,本来人家没这么多的毛病,居然给治出毛病来了,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杨永兴的家人立刻将薛立斋找来了,薛立斋一看,这是虚证啊,气虚加上肾阳虚,您这还用疏风清热法,病不加重才怪呢。于是薛立斋就开了补中益气丸和金匮肾气丸,两个方子,让病人同时服用(具体服用的方法我们在其他故事里说)。

薛立斋凭什么就判断这个锦衣卫是虚证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首先这位是个大胖子,没有力气,这种虚胖的人一般都是气虚,是补中益气丸的适应证。而他的痰多,是由于肾气不主摄纳造成的,这种患者一般说话的声音都有些低怯。当然,薛立斋一定还有一些他自己的判断方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薛立斋判断得异常准确,这位锦衣卫在服了三个月的药后,症状就全部消失了。

后来,薛立斋还对这个患者进行了跟踪追访,得到的消息是,这位老兄身体从此异常的好,以后连着生了七个儿子,自己还活到了七十多岁(以后连生七子,寿逾七旬)。

还有一位姓张的锦衣卫,四十多岁了,这次很倒霉,患了发背,什么是发背呢?就是后背上长了一个痈疽,这在古代可是一种很要命的病,很多人都是因为发背死去的。万幸的是,这位张老兄反应倒是很快,一发病立刻就把薛立斋给请来了。薛立斋一诊脉,好家伙,心脉洪数,心中暗叫不好,这个病来势凶猛啊!

当然,这个锦衣卫老兄也知道自己的病很危险,忙恳求薛立斋一定要设法治好自己,薛立斋说:“《*帝内经》里就说过,这些什么疮啊、痛啊、痒啊,都是心经不正常导致的,心主血脉,如果心气不足,那么血液的循行就会迟缓,就会导致血液停滞,所以才会长疮痈啊。”

沉思片刻,薛立斋决定,这次治疗得使用自己的绝招:取骑竹马灸穴,采用灸法!

首先,薛立斋让锦衣卫张老兄在桌子边坐下,用胳膊肘顶着桌子,然后用一根绳子,从胳膊肘的横纹那里开始量,量到中指尖的指甲处,这是长度甲;接下来,让张老兄把衣服脱了,然后让两个人,拿来一根竹竿,让张老兄像骑马似的骑在上面,再让两个人各抓住竹竿的一端一起发力,把张老兄给抬起来,记住,一定要让他两脚离地。这个时候,薛立斋又把刚才的绳子拿了过来,从张老兄的尾骶骨和竹竿的交界处量起,向上在脊背上量出了长度甲,然后做了个记号。

再接着,薛立斋又量了一下张老兄的中指指节的长度(中医称为中指同身寸),为长度乙,然后又从刚才做记号的地方,向左右两侧各拉出一个长度乙,这两点就是要取的穴位了。

这通折腾,把平时净折腾别人的锦衣卫可给累坏了,他不知道薛立斋要干什么,但是也没有办法,只好照办。

但是您可别觉得薛立斋是在胡闹,他说,这两个穴位是心脉所过的地方,“不问痈生何处,并用此法灸之,无不愈者”(多说一句,这种方法的确有效,现在还在应用)。

薛立斋在这两个穴位上灸了六七次,同时还在后背的疮痈上,放上了一片三个大钱厚的紫皮蒜片,并在上面施灸。

结果,这个挺吓人的疮痈就这样被治好了。回想起治疗过程,这位锦衣卫的张老兄觉得跟做梦一样,这都是什么方法啊,太神秘了,同时也严厉警告了两个抬竹竿的人,一定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否则有你们好看的!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是的,名医李东垣给元好问治疗疮痈的时候,也是在疮痈上施灸,施灸的方法是:疮痈不痛的,一定要灸到痛为止,而疮痈痛的,一定要灸到不痛为止。古代的中医认为这样可以使气血流动,*气散去。

原来,薛立斋所处的时代与李东垣所处的金元时期相去不远,他继承了李东垣的学说,李东垣理论的好多具体细节,我们都可以从薛立斋这里找到。

锦衣卫负责执行皇帝委派的秘密任务,所以他们给人的感觉总是很神秘,但是锦衣卫也是人,也要娶妻生子,这不,有的锦衣卫的孩子病了,也要找薛立斋来治疗。

有个姓杨的锦衣卫,他十岁的儿子病了。说起来这个病也很简单,就是腹胀,还疼痛。尽管只是个小病,可也把做家长的急坏了(锦衣卫回了家也是普通人,估计也会为孩子报考哪个学校着急上火)。他们立刻请了医生,给孩子服用了消食导滞的药,没有效果。这位杨老兄自己就胡思乱想孩子是不是中了什么*了(职业导致的习惯思维模式),越想越紧张,于是就把薛立斋请来了。

薛立斋给小孩子诊了脉,发现是右关脉沉伏,在中医里,右手的关脉主脾,这说明是脾胃出了问题,于是薛立斋判断,前面医生分析得没有错误,是食积啊,并不是中*。

既然是食积,那么前面医生开的消食药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薛立斋就开始仔细地询问,最后发现,这个孩子是因为吃了过多的粽子才患的病。

这下清楚了,因为粽子性凉,而且还是冷着吃的,脾胃虚弱的小孩子就难以消化,结果导致了食积。食积也分冷热,这种情况是冷积,此时如果用平常的消食药效果是不明显的,因为它无法化开肚子里的冷气。找到病因后,薛立斋立刻开了一味奇怪的药物——白酒曲,就是做白酒时用的酒曲,然后让那孩子用热酒服下。薛立斋用热酒的力量,化开腹中的寒气,然后用酒曲消食导滞,瞧人家用药的方法,还真是讲究啊!

小孩子服用了以后,很快就痊愈了。

估计从此这个孩子的理想不再是当锦衣卫,而是当御医了。

童便是味好药

医院的工作还是比较忙的,薛立斋被派遣到各地去执行任务。就在他被提升为吏目的第二年,他出事儿了。

现在这年头车祸已经屡见不鲜了,但古时候车祸也不少,看薛立斋的医案里也记载了许多,这次就轮到薛立斋自己赶上了。

车祸发生的具体情景我们已不得而知,总之薛立斋是被一辆很大的马车从身上碾了过去(被重车碾伤),当时的情景一定很严重,薛立斋自己形容是“昏瞀良久复苏”。

当时,薛立斋躺在地上,昏迷了很长时间才醒来,在神志清醒了以后,身上开始难受起来,感觉胸口像堵着一样,喘气都很费劲。这种难受一度令他觉得自己已经活不下去了。

可是,当他听到周围的人说话的声音时,他的心中开始燃起了生的希望,不行啊,我要活下去啊,我还有老母亲呢,她还在等着我回家呢!我要活下去啊,我还有自己的理想没有完成啊!

各位,到了这个紧急的时候,想找人来救治是很难的,只能靠自己了。于是薛立斋挣扎着,让旁边的人给找来个小孩子,然后接了些小孩子的尿,趁着热气,咕咚咕咚就喝了下去。就这一碗下去,薛立斋立刻就觉得“胸宽气利”了,没过多久,胸部就没有事儿了,只有小腹还有些疼痛。

度过了危急时刻,这就好办了。出差回来,薛立斋就找了自己的同乡徐东濠先生来给看一下,徐先生就开了服复元活血汤。这个复元活血汤是谁的方子呢?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方子,成分是:柴胡、天花粉、当归、红花、穿山甲、酒大*、桃仁,这个方子是治疗跌打损伤造成的瘀血疼痛的。其中当归是活血养血的,桃仁和红花都是活血化瘀的,中医开方子的时候总是在一起用,桃仁偏重于化散固定有形的瘀血,红花偏重于化散在全身的无形之瘀,二者相配,功效比较全面,大*经过酒炮制以后,散瘀的作用更强,穿山甲也是一个活血化瘀的药物,但是它更擅长的是通经络,药力比较大,是走窜的,能够引破血之药走到瘀血所结的地方,现在都给做成了山甲粉,服用比较方便。

方子里的天花粉是润燥的,因为瘀血往往会引起燥结,而方中的柴胡是入肝经的药,由于这个方子开始的时候是治疗胁下疼痛的,所以可以引药入肝经,但是各位需要了解的是,柴胡也有去旧生新的作用。

薛立斋服用这个方子只一剂,就便血数升,肿痛的地方开始消退了,然后他又服用了点养气血的药,就痊愈了。

从此,薛立斋对童便有了切身的感受,他在自己写的《外科心法》中说:“大凡损伤,不问壮弱,及有无瘀血停积,俱宜服热童便,以酒佐之,推陈致新,其功甚大。若胁胀,或作痛,或发热烦躁,口干喜冷,唯饮热童便一瓯,胜服他药。他药虽亦可取效,但有无瘀血,恐不能尽识,反致误人。唯童便不动脏腑,不伤气血,万无一失。”

这段话,对童便的评价可真是够高的了,可见薛立斋是在服用了以后,切身体会到了童便的好处,因此才说出如此恳切之语啊。

父亲,我做到了

各位还记得故事开头的居庸关之行吧?你或许觉得奇怪,医院的医士都是给皇上和王公大臣们看病的,为什么会被派到居庸关去呢?从薛立斋的医案记载来看,他在居庸关驻扎的时间还很长,并不是出差几天就回去,而是一两年,历朝历代,没见过皇上总是把御医发送到边关去干活的呀!

这里面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居庸关附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原来,医院工作的这些年里,大明王朝的北方,出现了一个威胁很大的人物,他就是鞑靼部落首领,号称“小王子”。这位小王子自从上了台,就干起了类似海盗的勾当,不断地跑到大明的地盘来劫掠。但是当时明朝的*队对这位不速之客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因为他总是来无影,去无踪,抢完了就跑,搞得明*将士很头疼。

大家都感觉朱厚照这个人一直玩物丧志,沉迷于酒色,不务正业,其实,从他医院的御医派往居庸关这件事来看,他早就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ldquo院长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