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问题,都需要逆向认知。
《孙子兵法》“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知道药物对人的伤害,就体会不到药物对人的裨益。学中医一定要自己去试药,就如同学*事的人一定要去上战场亲自感受,如果你缺乏自我感受,就容易脱离实际、纸上谈兵。
《伤寒论》开篇讲桂枝汤和麻*汤,后世因其危险性改为其它方剂,如《活人书》人参败*散、《医学心悟》加味香苏散,效果也还不错。张仲景者,医中圣贤也,其医术之高,远非我辈所能企及,为什么后人还是要改掉仲景的方子呢?
我想,也许仲景是为了治病,长于辩证,所以药性比较猛,仲景的思路是“我要把病治好”;而后人多靠行医糊口,心态大抵是“治错了和我无关,不要坏了我的名声”,对比一下是否可以认为是医术下降和医德退化?我用过很多次麻*,对麻*汤、麻*细辛附子汤之类非常熟悉,可以说药到病除,效果杠杠的。都说麻*汤危险,只要辨证正确,怎么会出问题呢?
有人对白虎汤非常畏惧,说这是动不动就能吃死人的药。这种说法,来源于有说白虎汤中的石膏是熟石膏,这不是明显的瞎掰吗?人参白虎汤是去内热的,而熟石膏是热性的,熟石膏非但不能除热,硫酸钙还会引起其它问题。稍微有点生活常识想一想,不需要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就知道白虎汤中的石膏绝对是生石膏。
还有肾气丸中的熟地,怎么可能呢?元朝才有“熟地”这个名称,熟地成名于张景岳,张仲景是汉朝时期的人,相差年呢,想一想就是生地。这些都是学中医的入门知识,没有不明白的道理。看书,不要看教材,不要看后人消化以后的东西,要看原版经典,要看明白人的著作。看平庸的著作,只会以讹传讹。
非从事中医的中医学者,往往欠缺的是临床经验,临床经验即人体试验,也就是统计学结论。但是,这个统计学结论也是需要认真分析的,不能简单的粗暴的以西医的某些指标或者患者自己的感觉来认定,患者虽然数量庞大,但是患者能给我们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却很有限,很多信息必须基于人情世故,或者基于生活常识去判断,去猜想。所以,很多药必须自己来感受,才能知道最真实的药性药效。我鼓励学习中医的人自己试药,但试药一定要注意一些问题:
1.做足功课,把握好辨证关。
到试药这个阶段以前,一定要博览群书,要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什么原因来试这个药,辩证的脉、症依据是什么,辩证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辩证错误的影响是什么,等等,心里要有明确的分寸。
虽然大多数药是无*的,但是,是药三分*,药性都是偏的,只有药性是偏的,才有治病的作用。辨证正确,药性就会用来攻病,对人的伤害很小,整体上利大于弊。辨证错误,药性多会加重病情,那便是雪上加霜。
2.最差预后
试药一定要考虑好错了的对策,只有常常让自己处于“可能是错的”的心态下,才有可能避免犯大错。最坏能坏到什么程度上去,如果搞错了怎么办,一定要搞清楚。比如小孩发烧时轻微出汗,就知道这种发烧的温度通常高不到哪里去,往往可以自愈。相反的,如果小孩发烧恶寒无汗,那就是麻*汤症,如果不及时解表可能造成发烧温度会非常高;还有内外皆热的发烧,发烧温度也会非常高。
我曾亲自实验附子的*性,实验之前我就告诉家人我在实验附子的*性,让家人在我喝药后每隔半小时来喊我一遍,如果中*失去知觉或医院,等等。我当时弄了15克生附子,开水煎半小时,喝下以后半小时嘴唇、舌头开始麻木,1小时以后,我躺下,感觉肌肉像被蜡烛的腊滴凝固在了一起,然后又皲裂成块,舌头稍僵硬,2小时后这种感觉逐渐变淡。中*以后,总体上感觉非常舒服,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有的人对茯苓、生姜之类剧烈过敏,也要当心。
3.控制好药量和时间
既然试药,就必然对药性不太了解,对于一些可能造成危险的药,药量一定要把握好,如果说没有太大把握,大概在多久的时间内会有什么问题,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像桂枝汤、五苓散这类药基本上都比较安全,像麻*汤、承气汤就比较有危险了,像十枣汤这类很猛的药就一定要非常当心,附子、乌头这类药也要当心。
我曾实验过十枣汤,下咽以后食道和胃有灼烧感,十几分钟以后有上厕所的感觉,然后大便如水频频如厕,3、4个小时以后逐渐减轻,大约10小时以后药性逐渐散去。结束以后全身轻快,但也有“虚”感。
4.仔细感受
当药咽下去以后就要仔细感受药效,排除外在的干扰,仔细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在什么时候有怎样的感觉,要详细记录。不论是生病还是服药,只要身体有变化,在症状表现出来之前,总是有很多细微的信号。
很多人平时的精神状态逐于物欲或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他们的思想总是追随着外部世界,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