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18)
第五回白头翁妙参妇人掌苍耳子求药敬睦堂
医馆敬睦堂,就在华林寺左侧的一条陋巷里。华林寺,是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病人在窄巷穿梭不绝。
廷舒上午诊毕五十人,便门虽设而常关,好静坐、善读书、爱操琴、常练字、读诗词、习桩功和课子谈医;偶尔亦会去江堤观澜、看蓝天白云、会友谈文,如有闲心亦会去华林寺与住持谈佛,或晨起到白鹤潭畔看江涛陪旭日,临晚去荔枝湾内望落日伴残霞。他曾对儿子说:“增加我的财物,就会耗损我的精神,增加我的名誉,就易损害我的躯体,人生之本在于精神,人生之根在于内身,岂可舍本逐末!”
廷舒幼承庭训,在惠卿公的严厉督促下,自幼娴熟医典。青年时,闻江西名医曾志善脉,能断人死生,便不远千里,程门立雪,不辞劳苦获艺而归。前几天承故乡八旬老翁之邀,出诊西宁县桂墟镇金螺村去治其重孙,辞舟上岸,赶到其家,小孩因病重不治,正欲棺载。其父母痛不欲生,皆仆于地。廷舒拿捏小孩,足尚有微温,辨脉舌色,言惊四座:“吾能活之。”忙令人把病孩旋转在田埂之上,怀中取出药艾,急灸百会、人中双穴,顷之复苏,立灌祖传“灵痘散”,有顷,已哭声嘹亮,复索粥吃,小孩三日痊愈。
天色大亮。医馆门开,病者鱼贯而入,五十只竹牌子转眼已一只不剩。
敬睦堂。明亮宽阔,分为内、外两间。外间放着数排长条坤典木凳,供病者候诊。内间才是诊病之所。清一色的明式酸枝台凳。他的诊台是广作*花梨三拿式书桌。此桌中间部分可单独成立,犹如方桌形成,故承重极好。两侧屉下各有一空间,分放针灸用具及清艾、药艾。桌及屉下皆饰以透雕卷草牙板,做工讲究。
来诊病种很杂:内科的肝、肾杂症;外科的红、肿、热、痛;妇科的经、带、胎、产;儿科的麻、痘、惊、疳;皮肤科的疗、疮、疥、癣。
廷舒诊脉不用病者开声,“讲得对食我的药,讲唔对分文不取”。他诊脉很慢,拟方甚快;审症较慢而解释更快。病者,处方外还加针灸,或赠些膏、丹、丸、散之类。转眼两个时辰过去了,诊室,还有三个病者。
此时,儒宾从文澜书院下课,见父亲尚在门诊,即侍立其旁。见父亲正替一少女摸脉开方,脱口轻哼上联:白头翁巧医玉女。
廷舒写方毕,承随口接道:苍耳子求药灵仙。
联中巧妙地嵌入白头翁、玉女(石膏)、苍耳子和威灵仙四种中药名。平仄合用,对仗工整。
还有一位老太婆常患腰痛,步履维艰,每次都是孝顺的儿子,顶风冒雨背母亲来治病,廷舒有感而语:
贝母过连翘,栀子小心防滑石。
儒宾见父亲所开的处方,灵机一动答:
灵仙载汉果,头翁捷足登常山。
廷舒令老太婆把肘支在桌上,把掌放软平伸在脉枕上,然后教儒宾把三指以不同的轻、中、重的力按在病者的掌心,以探查患者手部的颜色、形态、温度、动静、络脉以及感觉等变化,从而进行诊断。
廷舒还教儿子察看指甲。甲为筋之余,望指甲,不仅可测知肝胆之疾,而且由于人身一体脏腑相关,故望指甲也可测知全身正邪盛衰情况:以手压其甲端,旋即放松,血色迅速恢复者,多属正常;若恢复迟缓,则提示有气滞血瘀或气血不足的病变存在。
“我已拟了内服方,你试开条给亚婆外洗方吧!”
儒宾伏案,飞快写下两味外洗草药,并念:
往返徘徊,来寻伏地老虎;
松林踯躅,需用过天蠄。
孝子双手接过药方,亦笑口微吟:
养气知言,业医济世。
教子以德,其道永丰。
(摘于年3月11日的梧州日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