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有部电视剧很火,名字叫《闯关东》,里面描述了不少山东人是如何经历千辛万苦闯关东的事情。我小时候,“闯关东”在我们老家山东高密那里是经常听到的词语,村里有一些老人因为生活所迫,感觉在老家前途渺茫,就毅然决然加入了闯关东的队伍,希望奔向辽阔的黑土地,虽然天寒地冻,有一线生机,总比在老家困死强。有的人在东北站稳脚跟之后,会和家里通信,有时会给家里邮寄一些东北的特产,如松子、榛蘑、木耳等,因为老家几乎不产松子,所以记忆中东北松子特别香;有一种蘑菇我们叫wozi和肥肉一起炖,吃到嘴里,滑滑溜溜,后来才知道叫榛蘑。家里有个“东北客(读kei)儿”,也是儿时小伙伴们羡慕的事情之一(其实,后来才知道,不少东北客也是省吃俭用给家里人邮寄东西,就像去台湾的台湾客在台湾也是节衣缩食,给家人钱物一样,却给老家人留下了在外面的生活就是好的印象。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退,不少东北客的后代们又开始返流回山东,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人们自然会用脚投票,奔向经济更加发达、更加宜居的地区居住发展)。有不少人家里有闯关东的亲戚,我父亲的亲小舅(我奶奶的亲弟弟)就是一个东北客,我的一位堂姑夫妇也去了东北。去了东北,就有不少关于东北的传说回到老家,比如关于东北三宝的说法。“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另一种说法是“人参、貂皮、鹿茸”,无论哪种说法,人参都在其中,而且排在首位。可见人参是东北特产中的珍惜物品。在小孩子看来,东北传说中最为神奇的是关于人参娃娃的传说。
我舅爷爷刘治方给我们讲了不少神奇的故事。除了公冶长的故事之外,自然也有人参娃娃的故事。我印象中人参娃娃的故事大体情节是这样的。
以前,在东北长白山密密麻麻的老林子边上(老人管原始森林叫老林子),有一家三口人,两口子和他们的儿子,儿子刚刚六岁,长的白白嫩嫩、聪明伶俐,惹人喜爱,可是东北人烟稀少,不像咱们山东人烟密布,林子边上方圆几里只住着他们一家,儿子只能在家附近玩,因为怕有野兽伤害他,两口子不让孩子走远。过了一段时间,夫妻俩发现儿子不在附近玩了,而且出去早,回来晚,玩得挺高兴,问他去哪里了,他儿子也不说。怕孩子到深山老林里,被虎狼叼走,夫妻非常但心,决定在儿子背后跟着,看看情况到底如何。
第二天天气晴朗,阳光从树叶空隙照在树林里,有各种颜色的野花野草,有清脆的各种鸟叫,是个外出的好天气。他们的儿子又蹦蹦跳跳的进到老林子深处,夫妻俩一直远远地跟在儿子身后,不知走了多远,儿子停住了,好像在等人。夫妻俩躲在一颗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树后面,大气不敢出,过了一会儿,两个头顶绿叶身穿红肚兜,约有四五岁的两个娃娃,不知从哪个地方走出来,与儿子高兴的玩耍,看来三个人还挺投脾气。夫妻俩就琢磨,这么偏僻的地方,连个人家都没有,哪儿来的孩子,四处打量,到处都是古树野藤,不像有房子的样子。夫妻俩就这样看着儿子和两个娃娃玩了一小天,小孩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各种游戏都玩,太阳刚刚快要落山了,两个红肚兜娃娃,和儿子说再见,明天再来一起玩,说完了就不见了,儿子这时也蹦蹦跳跳往回走。晚上吃完饭后,夫妻俩问儿子,那两个娃娃是谁?他儿子回答,有一天我自己在林子边上耍,从林子里出来两个穿着红兜兜的小孩,领我进到林子里玩,我们玩得非常好。夫妻俩问那两个娃娃姓啥叫啥,他们的父母在哪里住。儿子都说不知道,因为只顾玩了,没有问那两个娃娃。问他儿子,你怎么能够记的回家的路,儿子说我不知道,自己就回来了。
两口子百思不得其解,突然,妻子想起了,传说中的百年人参娃娃就是头顶绿叶,身穿红肚兜。这两个娃娃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人参娃娃啊?要是的话,我们俩就发大财了。夫妻俩就琢磨如何把这俩人参娃娃抓住换钱。但是,又不能让儿子知道,于是他们准备了一个绕满红线的线轱辘,上面别根带线的针,教他儿子:“你不是想成天和两个娃娃玩吗?爹娘有个好主意,玩的时候瞅着娃娃不注意,把针别在娃娃的红肚兜上。这样,我们就能找到两个娃娃的家了。你就可以和两个娃娃玩儿了。”儿子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儿子又去和那俩娃娃玩耍,按照父母的说法,儿子趁两个娃娃不注意,把针别到了娃娃的红肚兜上,红线插在红肚兜上,不显眼,所以两个娃娃也没有注意,当两个娃娃离开时,红线被拖着离开了,夫妻俩顺着红线,到尽头发现,红线别在了两棵人参上面,两棵人参周围,有很多人参。夫妻俩大喜过望,知道他们发大财了。之后夫妻俩用卖人参的钱,开了个煤矿,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这个故事也被人们传说着,而且添油加醋,越传越神,进山寻找人参的人络绎不绝,人参越来越少。不过,可爱的人参娃娃却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这个故事中,在遥远的东北深山老林中,人参到了一定年头之后,长得像人一样,可以变成娃娃自由玩耍,因为贪玩被人们发现,导致被找到,这一切,在偏僻闭塞的农村,都是那么神奇,富有传奇色彩,满足了少年对于远方的美好幻想,令人回味无穷。
二〇一八年四月十八日星期三晴中度污染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