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体形优美,药效奇特,价格不菲。但人参又生长在罕无人迹的深山老林,十分难得,等同大海捞针。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许多人为挖得一棵宝参而终生奔波,甚至老死山林。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流传至今。说的是清光绪年间,东边外开禁,大量外乡人涌入宽甸。他们大部分是奔着山里的人参来的。当时,有一伙山东人在宽甸的牛毛坞、太平哨和下露河一带挖参。其中有一位姓孙的老汉和大帮走散了,独自一人在山里迷了路,后来所带的干粮吃光了,只好到山下的河里捉蜊蛄吃,最后饿死在山洞里。有人在山洞里发现了他的尸体和洞边石上写的一首打油诗。诗是这样的:“家住莱阳本姓孙,撇江过海来挖参;三天吃个蜊蜊蛄,你说伤心不伤心?家中有人来找我,顺着股河往上寻。”后来,当地人管这个洞叫“死人洞”。
东北各地还有不少叫“夹皮沟”的,“夹皮”一词与挖参人有关,是当初来这里的挖参人怕迷路,而在树杈上夹上一块皮子作记号用的。后来把这类地方叫做夹皮沟。
采参人中最为凄惨的莫过于王干和李五的故事。宽甸的大山有一种鸟,叫声清脆。“王干哥!王干哥!王干哥……”它一直不停地这么叫着,像一个人在呼唤另一个人。传说王干和李五是把兄弟,一起上山挖参,约好每人手里持一棒,走不远敲一下树干,互相联络别走散了。李五发现一棵大山参,乐得只顾挖参忘了发信号。等把参挖出来后,才想起该和王干联系,急忙以棍击树,却听不到王干的回答。李五到处寻找王干,就是找不到。他一边喊着“王干哥”一边奔跑.结果累死在山里。死后变成一只鸟,继续呼叫“王干哥”。这种鸟专食人参籽,它叫的地方准有大山货,所以山里人又称它为“棒槌鸟。”
在民间传说中,人参精是善良的化身,不是年轻美女就是少年俊童,最典型的就是《人参娃娃》。故事说在深山古寺的小和尚偶然与人参精变成的“红兜肚人参娃娃”相遇。二人嬉戏青山绿水间,成为好朋友。老和尚知道后,让小和尚用一根红线系住她。天真的小和尚不知就理,按老和尚的说法拴住了人参娃娃。后来,人参娃娃巧妙地惩罚了老和尚。
过去,管专门从事挖参的叫“放山人”,称挖参为“放山”。放山有很多规矩和说道。放山的人数以3—5—7为好,避免2人或4人,因2人怕见财起歹心,有“一个人不喝酒,两个人不挖参”之说。而4字与“死”字谐音,不吉利。
放山人必须携带的物品有:餐具、寝具、雨具、粮米碗勺等,挖参用的“索罗棍”(也称索拨棍),硬木制成,长约1.7米,直径3—5厘米,是用来拨草寻找人参的。还有小手斧、匕首、棒槌剪子、铲子、鹿骨针或其它兽骨针或竹针(忌用铁制的)、棒槌锁数个。棒槌锁是一条长1米左右的红绒绳,两端各系两枚铜钱.但忌用“道光”、“光绪”或其它带有“光”字样的钱,要用“开元”、“乾隆”、“嘉庆”等吉利字样的铜钱。带队领头的人称把头,把头要带罗盘。在大山里转悠会迷失方向,没有指南针不行,罗盘就是指南针。
放山时不兴说贱话和犯讳的话,诸如“完了”、“算了”、“这山没有上那山”等。山里有山规:见了把头庙必须烧香磕头,没有香就用草根、蒿子杆什么的代替,以表示心诚。把头庙即山神庙,都是以前放山人在挖到山参的地方搭建的。庙很简单,四块石板就地搭成,也只是象征性的。
出发时,把头在前边领路,其余人依次排开,用索拨棍不断地拨开厚厚的杂草,一面山一面山拉网式地排查、搜索。行进间,不时用手中的棍敲打树干,发出“邦邦”的声音,用以互相联络的信号。
如果发现山参后,赶快跪倒在地,对着人参大喊三声“棒槌”。据说对山参喊三声棒槌能把山参喊住,再用红线系上,也就是将“棒槌锁”的一端系在山参的茎上,另一端系在索拨棍上,以免“棒槌跑掉”。也就是,只有这样,参就跑不了啦。否则的话,你用什么线也拴不住,你得到的只能是空壳,一张没有用的人参的表皮。
也有的发现山参后大喊一声“棒槌”。这时,把头问:“什么货?”你必须回答:“五批叶!”把头再说:“好货!”然后才能开挖。
挖参时不能使锨、镐之类的铁器,只能用手挖。据说山参见铁就化了,没了。挖的时候先从人参的茎根开始扒,逐渐向四周扩散,根伸到哪里,就扒到哪里,扒时,手要轻,绝不能损伤或折断根须,如破皮断须,售价将大为降低。参挖出后,去掉茎叶,将椴树皮筒(称老包)内垫上青苔和原坑里取来的坑土,把参放里面包好,此叫“封包”,为的是让参保鲜,不干瘪。如果遇有结籽的参,必须将参籽播于原参地的周围,以利繁殖,并待日后再来挖取。
放山人的历史虽然充满血泪,但是也不乏发财的人。清光绪年间,有位刘老汉,在宽甸、本溪、桓仁交界的大山里,挖得一株山参,重二两半,卖得26两银子。当时一个成年的长工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他用这些钱盖房子、娶媳妇还没用完。
现在已经没有专职的放山人,可人们也在参季上山采挖,并有所收获。
节选自吕福成著,宽甸史话
编辑:一寸丹心
请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