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4日,农历腊月十二,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诞辰纪念日。
19世纪初的苏州
印光大师,陕西郃阳人,降生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年)。大师出生时,正值英法驻*攻破北京,中华民族最为危难之际。列强入侵、社会动荡,人心散乱、伦常乖舛,传统文化的根基被动摇。
灵岩僧人,照片摄于30年代
佛教方面,法运衰败,知识日希,佛道不彰。加以频经兵燹(xiǎn,野火),鄙败无赖之徒,多皆混入佛门。自既不知佛法,不能领众修行。从兹日趋日下,时弊丛生。加上太平天国排斥异教,江南佛教遭到毁灭性打击。佛教不绝如缕,几乎濒于灭亡的境地,以致出现欲求觅一本佛经而不可得的局面。
在此华夏板荡、佛教衰微、国人忧苦涂炭之际,大师应劫而生。
印光大师自幼学儒,二十一岁舍儒从释。出家后参学潜修数十年,其专修净土、深得念佛三昧,阅藏研教、悟彻圆明。后经龙天推出,弘化十方,担负历史使命,高擎世法行善、出世法念佛求生净土的法炬,抚慰国人破碎的心灵,力敦信众明因慎果,急难苦厄时至诚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潜消厄难于未萌,以佛法挽狂澜于既倒,减轻民众的苦难;同时复兴佛教,大扇莲风,开显念佛法门万修万人去的奥秘。
祖师以经典善书为载体,弘扬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恢复知识阶层对民族文化的信心,进而影响普罗大众。
大师留给后世的无上法宝《印光法师文钞》,前后三编共计一百余万字,是印光大师一生思想德业的集中体现,也是净土修行人的指路明灯,传印长老多次赞誉《印光法师文钞》为“小藏经”,且谓:“凡欲于此有限人生获得佛法最大限度真实利益者,不可不读《印光法师文钞》。切切!”
印光大师之圆满教化,试管窥归纳如下:
1、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出离生死的唯一要道
细读《文钞》,随时可以感受到印祖为度我等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之苦切婆心。
从佛法与众生根机的对应角度,印祖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抉择。印祖云:“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皆可证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知识希少,若舍净土,则莫由解脱。”
又婆心切嘱:“须知佛法,法门无量,欲依之修持了生脱死,必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梦也梦不着。唯净土法门,若具真信切愿,加以志诚恳切念佛,则便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已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矣。倘不依此法,另修别种法门,则断难现生了脱。现生得遇此法,而不注意,将来岂能又遇此法,而即注意修持乎。是以宜及早注意于此法也。”
2、儒佛二教并弘,世出世法并彰
印祖常云:“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以世无一人不在伦常之内,亦无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伦常心性,而以佛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克己复礼,闲邪存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由是父子,兄弟等,相率而尽伦尽性,以去其幻妄之烦惑,以复其本具之佛性。”
又云:“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学佛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于此四句,则如无根之木期其盛茂,无翼之鸟冀其高飞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博地凡夫欲于现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无因而欲得果,未种而思收获,万无得理。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
在出世间法方面,印祖提倡“律为根本,净为归宿”的修行方法,详细阐述了净土超胜、净土宗要、念阿弥陀佛及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方法等。此外,还厘清了禅净差异,整理了佛教制度,为苏州灵岩山寺制订了“五条规约”,开示了丛林道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提倡因果,潜挽劫运
印祖所处的时代,正是兵连祸结、外忧内困之际,而水旱天灾,亦交迫迭至。印祖指出劫运根源云:“人祸既烈,天灾又临,国运危岌,民不聊生,皆由不以因果报应为是之所致也。”印祖悲心凄恻,一生广倡因果报应之说,尝语人云:“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当今之世,若不提倡因果报应,虽佛菩萨圣贤俱出于世,亦末如之何矣。”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如是则提倡因果报应,乃仰承天地圣人之心,以成全世人仁义之道德。
印祖生前流通《安士全书》《了凡四训》数百万册,足见祖师力倡因果之悲心。
4、诚敬惭愧,以苦为师
我国近代以来,欧风东渐,礼教陵夷(指衰落),社会人士莫不以身心活泼为现代意识,遂致身口意三业,放荡恣肆,漫无忌惮,丝毫不知庄敬日强,不诚无物之义。故印祖针砭时弊,力倡竭诚尽敬,惭愧自牧,以培净业行人之福基。
“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诚者专心一志,敬者心不浮乱。竭诚尽敬,则定力日强,妄念日消,净业日长。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印祖与吴璧华书云: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竭诚恭敬念佛,当知此人非娑婆之久客,已是极乐之嘉宾。
印祖对症投药,一生以身作则,自称常惭愧僧,悲心无极,允为末法众生之良谟。
5、家庭教育,治平之本
印祖以菩萨悲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