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句诗放在长白山人参种植基地的养参人身上,再贴切不过!
夏日的凌晨3点半,星芒逐渐褪去,长白山脉还在揉着惺忪的睡眼,参农却早已洗漱完毕,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待日落月升,夜入8点,他们又披着星芒归家。
这是丁家宜前高管胡坚“胡大爷”(现丁家宜品牌顾问)亲眼所见的养参人的日常。这种日子,说无聊也无聊,要说有趣也有趣。
在丁家宜长白山人参种植基地,手机没有信号没有网络,用电靠太阳能电池板,用水靠接雨水或打溪水,仿佛回到了“靠天吃饭”的“原始时代”。但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的养参人,却另有乐事——琢磨着如何把人参种好。
那么,丁家宜为何远赴长白山脉种人参?丁家宜人参种植基地到底有何神秘之处?为了选定这一基地丁家宜又做了哪些准备?这场“寻根溯源”的人参契种之旅对丁家宜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1
北纬30-50度“*金纬度带”
得天独厚的优势
丁家宜人参种植基地坐落于长白山脉北段、牡丹江东宁县绥阳镇林场,占地面积亩。
其所处的纬度带,与世界闻名的普罗旺斯和保加利亚一样,都是北纬30-50度的“*金纬度带”。该纬度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土壤丰沃,是世界上粮食、奶源、药材的*金产区。
巧的是,人参也只生长于北纬33-48度之间的海拔高地。大阔叶林之下,一块地若种过一次人参,就不能再种了。
与此同时,长白山脉区更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和绿色宝库。人烟稀少,空气好,水好,没有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可保证人参的品质纯净,实为不可多得的优质人参种植地。
2
三闯关东,情定牡丹江东宁县绥阳镇
为了选定这一种植基地,在9月8-10日的丁家宜寻根溯源之旅开展之前,胡大爷就已经到关东地区实地考察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今年1月初。他说:“长白山的北麓、西麓我基本上跑了一圈,五六天马不停蹄,对吉林省人参种植的分布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比较遗憾的是没有看到人参长什么样子。”因为那时,人参正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冬眠。
不过,通过参观当地的工厂和国内人参最大的交易集散地万良人参市场,胡大爷此行收获颇丰。
5月,春回大地,冰雪融化后,正是人参萌芽的时节。此时,胡大爷再次来到了被称为“人参之源”的抚松县北岗镇。
几经寻找和沟通,终觅得一位参农深合胡大爷之意。该参农祖祖辈辈都以种参为业,而他也已经有30多年的种参经验。在他的带领下,驱车五小时,胡大爷第一次进入了隐藏在密林深处的参地。
这一次,胡大爷得偿所愿,终于见到了梦中情人般的人参,而且是不同“年龄”的人参,有的花骨朵已经打开。
但要成功签下土地,并非易事,因为还要考虑到用地的合法性。7月,胡大爷再次来和参农详谈合作事宜。
“那时候人参已经瓜挂果了,绿色的果。8月它会变红,9月就可以采摘。我拍摄了一手素材,对人参种植和合作细节也进行了沟通。”分享时,胡大爷言语中带着喜悦。
而经过大半年的积累,事无巨细,或从网上了解,或经有经验的人指导,胡大爷俨然已是半个人参种植专家。
他分析道,人参种植地远离污染区是必要条件。在环境上,还要考虑水土、风向、光照、温度等因素:
人参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土地比较薄、腐殖质不丰富,营养也比较少;
人参喜水,但是又怕涝。如果水分超过60%,土壤里的空气就不足,容易烂根;若太少,又会导致参须干枯;
人参是喜阴植物,所以我们选择有光线但不是强光的坡地,方便排水;
人参怕高温,但是耐严寒,需要冬眠;
……
听胡大爷一席话,不觉又对养参人多了几分敬意。而武能荷锄种地,文能吟诗作对,更练得一手好书法的胡大爷,还相当fashion。他在朋友圈和小红书分享了人参基地上的所见所闻,让“局外人”也亲近人参。
3
寻根溯源,更弘扬人参文化
9月8-10日,在胡大爷的带领之下,丁家宜创始人庄文阳与其他高管一行也来到丁家宜人参种植基地探访。
胡大爷感慨:“庄先生对人参种植有很大的期待。因为他要坚定不移推动人参美白向前发展,不断提升品牌技术含量,把更多更好的功效和产品回馈给消费者。”
而随着“寻根溯源”之旅的进行,种植基地事宜最终尘埃落定,丁家宜品牌与人参文化的结合也将越来越紧密。因为“丁家宜品牌在诞生之初,就与人参划上了等号。如今品牌重新起航,更要把它发扬光大。”
自《原卫生部年第17号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亦列入药食同源食品,人参文化也随之普及,但现在年轻人对此并不了解。丁家宜作为一个以人参文化为底蕴的品牌,更要承担起弘扬人参文化与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责任,让丁家宜扎根中国,走向世界!
责编:盘琼红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