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的“一号文件”
400)this.width=400"
border=0>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这得益于魏文侯魏斯的开明。魏斯接手权力的时候,魏国并不出众,尽管建立了封建*权,新兴地主阶级正逐渐掌握国家*权,但奴隶制残余势力依然很强,这成了魏斯实现抱负的严重掣肘,但有新*出台,“遗老”们必然反着拧劲,弄得魏斯心里老大不爽。若干回合下来,魏斯终于悟出没有得力人才为自己出谋划策、自己本事再大也孤掌难鸣的道理。传说中有个叫段干木的人德才兼备,但有本事的人历来清高,段先生当然不例外。该先生隐居在一条偏僻小巷子里埋头书斋,自得其乐。魏斯听说身边还有这么个高人,高兴坏了,立即吩咐套车赶去拜访。段干木先生一听到车麟麟马潇潇,立即溜之乎。一连好几次,魏斯都受到这种款待,段家门童说的话跟六七百年后卧龙岗诸葛家的书童差不多:不在家。后世大耳朵刘备三顾茅庐就得到了千古美名,可是魏斯一连去段干木拜访了好多次,次次吃了闭门羹,跑的次数肯定比刘备多。人啊往往就这么怪,跑掉的鱼儿一定是让人不能释怀的。即便尊贵如魏文侯魏斯这样的人亦不能例外,他想见段干木都差不多得了魔症,每回驾车路过段干木家的巷口,就要扶着车栏杆站起身来,摇摇晃晃伫立朝段家方向张望。魏斯身边的随扈看了忿忿不平说:段老头真不识抬举,大人您屈驾看望了他那么多次,他居然面都不见,还理他做甚?魏斯说:别乱说,段干木先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非常有学问,而且品德高尚,不贪图富国,不趋炎附势,比起那些买官卖官的人真是判若云泥啊,这样的人我不尊敬还有谁值得尊敬!有天魏斯身着便服,一个人就跑到段干木家去了,老段很感动,两人相谈甚欢。魏斯立即要拜段干木为相,段干木死活不干,没法子,魏斯退而求其次,就拜了段干木为老师。段干木就坡下驴受了半礼,并推荐李悝给魏斯做相国。李悝学问也不小,而且乐意做官。魏斯问计于李悝,怎么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魏国来效力力?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金融危机一说,不会像现在华尔街的高级人才,一招就来了一大帮,所以招徕人才切不容易呢。李悝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魏斯:您看祖上传下来的“世卿世禄”制度怎么样?魏斯说这是得改革改革了。于是令李悝起草改革法规。李悝不负厚望,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将传统的父传子、子传孙的世袭贵族制改为谁有功劳谁当官,谁有本事掌权,使得魏国官风民风为之一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风气,而半死不活、尾大不掉的贵族们渐渐失了势,这成了魏国振兴的*治基础。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李悝又大刀阔斧进行了经济改革。那时候的所谓经济就是农业,李悝帮着魏斯制定了“一号文件”。李悝掰着指头算账给魏斯听:咱国现在有耕地六百万亩,一个五口之家种一百亩地,除了缴纳税赋留点口粮就没有剩余了,如果生个病,有个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差不多就得把石锅子吊起来当锣敲了。如果农户能够精耕细作,每亩能多打三斗粮,一年就可以多打一百八十万石粮食,所以建议实行“尽地力”的*策,即积极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方法以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还对农民实行财*补贴措施,即“平籴法”,就是在丰产年成,农民粮食打多了不好卖,国家就用平价收购进来。到了欠收年景,再将国库里的粮食平价卖出去,以稳定市面。这样使得全国粮价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人民生活无论横向比、纵向比都安定多了,于是魏国成了战国七雄之一。读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因为从前一定有许多教训供后人前车之鉴,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或者说对了一半。就这一小片历史的树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当权者魏斯求贤若渴,锐意改革;贵族并不代表潮流,反而跟腐朽之气离得很近;无农不稳,农村农民就需要个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