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采参是一项相当赚钱的行业,不过,采参一行的规矩也不少,一旦出现三种情况,参把头会立刻命人下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清朝末年,山东与河北一带连年干旱少雨,致使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为了填饱肚皮,只能靠啃树皮、挖野菜度日。可即便如此,粮食也依然不够吃,无奈之下,当地人也不得不举家搬迁,试图越过山海关进入关外地带寻找活路,由此也产生了一次巨大的移民潮,——闯关东。
闯关东者来到关外,往往会从事三种行业,第一是种地,此举虽然不能发财,糊口却完全不成问题。第二行则是淘金,淘金虽然收获颇丰,可仍然要忍受土匪和官兵的盘剥。第三行是采参,采参可以发大财,但常年在深山老林里徘徊,也面临着许多的危险。采参行业拥有属于自己的组织,即参帮。参帮的领导者是参把头,所有的安排部署都由他进行规划。在关东地区,采参之人被称为放山人或背大叶子的,他们进山的时候,也就是背着一个巨大的人参筐。筐里装满了采参人的生活用品,包括刀、盐、干粮、睡觉用品、旱烟等等。采参人每次进山都需要度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不准备得充分一些,恐怕真的难以在大森林中生存下去。
参把头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者,正是由于其对危险的判断把握得十分准确。无论是面对野兽、瘴气、毒蘑菇还是陷阱,他都能让团队在绝境中化险为夷。有趣的是,参把头在遇到三种情况时,往往都会命令手下人迅速进山,即使人参就在眼前也不能垂涎。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第一种情况,就是参帮的临时住所遭到破坏,也就是压抢子。在深山老林里常住,搭建临时住所非常必要,临时住所可以为参帮成员提供集体活动的据点,还能作为标注地点便于确定方向。可一旦临时住所遭到破坏,参把头肯定会宣布即刻下山,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意味着自己的团队侵犯了别人的领地,如果继续寻参,很可能会发生危险。
林中的众多参帮都拜同一个祖师爷,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撕破脸的,有的参帮为了赶走自己的同行,他们不惜出此下策,往往会用蜂蜜涂抹在对方的临时住所上,以其香味引诱黑熊前来舔舐。黑熊笨重愚蠢,为了得到一口蜂蜜自然要拼尽全力,最后将临时搭建的木棚彻底压垮。如此一来,主场参帮就能间接提醒对方迅速撤离,否则必然兵戎相见。第二种情况,就是索拨棍倾倒。索拨棍是什么?其实在旁人看来,它只是一根普通的木棍,可它们在采参人的手里却是十足的宝贝。采参人在深山老林中行走穿梭,少不了要走崎岖的山路,索拨棍就是采参人的第三条腿,让登山变得更加轻松。与此同时,索拨棍还拥有拨草的功能,既能有效的开辟道路,更能惊走草内的一些毒虫野兽,不至于让自己因盲自下脚而受伤。在休息之时,索拨棍必须插在地上,寓意着此行顺利。可一旦索拨棍倒下,参把头就会命人迅速下山,因为在他看来,索拨棍的倾倒是山神爷爷发怒的表现,如果继续强行采参,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第三种情况,是参帮成员说错话(喊错山)。在参帮之中,存在着许多规矩,如同关东胡子一样,参帮成员们也说着一口黑话。参帮人进山时,尤其杜绝说人参、黄、蛇等字眼,因为在参帮成员看来,人参具有灵性,一旦有人说出人参二字,它们就会立马从地底下钻走,不留任何遗迹。黄字代表着结束,蛇则与折谐音,二者显然都是参帮成员不愿意听到的字眼。当然,参帮中总会有愣头青的加入,他们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往往会口不择言坏了参帮的规矩。一旦出现年轻成员喊错山,就是错误地发现了人参高喊——棒槌的情况,参把头也会选择率众下山,一方面是出于迷信,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年轻人一个教训。
放山人都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喊山的规矩使得财宝公开透明,大家能够有福同享。历代参帮抬到人参,无论卖到多少钱都人人均分,把头也不多拿。这些规矩,让参帮内部团结,很少发生争斗,值得为我们借鉴和学习。参考资料:《采参》曹保明著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