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亲朋好友相聚少不了豪饮一番,有些朋友也会拿出自家浸泡多年的药酒款待客人。
1月19日,在成医院开设的纯公益讲座——“松山医学讲坛”上,医院刘松山主任医师对此提出观点:药酒大滋大补,却不知伤害更大,提醒市民客观看待药酒、泡酒的功效及其不利因素。
频繁饮用药酒3年
被诊出“骨髓衰竭综合征”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患者,家里自制泡酒,有海马、蟾蜍、鹿茸、虫草、狗鞭等近十余种,配方来自熟人朋友的推荐,都说长饮可以舒筋活血、补肾壮阳。”刘松山说,患者在频繁饮用该药酒的三年后,被诊断出“骨髓衰竭综合征”,除了严重的贫血,血液里面的白细胞、血小板也重度减少,很容易各种感染、出血,谁也知原本想健身却喝出了大问题。
刘松山指出,药酒的通常是高浓度(38~60°)白酒中浸泡一种或数种有“治疗”或“保健”功效的中药材。长期服用药酒与“酗酒”实无差异,因为它是酒啊!会对心、肝、肾、神经、造血等系统功能造成影响,如果配以市面的劣质白酒,对身体伤害更大了。
分析该患者所饮药酒中的药材,大多数的性味辛、温、燥、走窜,加上还有白酒泡制并不能解毒的毒性药材,这类组合的药材之药效、药性与酒力相合,偏性很强,完全不适合所有人常喝,仅对于特定人群、少量地偶尔喝,其实对健康人也是万万不可的。
药酒4大认知误区
小心,别中招!
刘松山主任接着介绍了老百姓通常认识的4个误区:
误区1:药酒无害。很多人认为药酒可以“滋阴壮阳、强身健体”,从而高看药酒之功效而忽视危害。中药本身需要“辨证配伍”,需要专业中医师分析,结合个体的差异、身体状况,以及舌苔、脉象等综合评估后给予药酒泡制的处方,换句话说,药酒里面的药是需要中医师来把关的,不是谁都可以、不是药材市场的推销员能够推荐处方的。
误区2:配方混乱。中医老教授或家中长辈的传承、亲朋好友的推荐、自己网络上查询的药材配方。如果这些临床中医看来很随意的药材甚至民间“偏方”真能用、能长用吗?它都适合于每个人固定、长期用于药酒的饮用吗?真该打个大大的问号!如果是非专业机构、民间自行酿制的药酒仍需要禁慎对待。
误区3:是个药材都能泡药酒!药材本身的毒性、不明配方的毒性、统一配方的适用性、长期饮用的毒性,老百姓均无从考证,其“道听途说”的配方可能带来很大的麻烦。
药酒常用的药材有:人参、川乌、草乌、鹿茸、黄芪、当归、山药、杜仲、肉桂、细辛、附子、川芎、大枣、丹参、独活、巴戟天、肉苁蓉、远志、川牛膝、五味子、续断等,但万万不可眉毛胡子一大把地全部堆上去。实际上,药酒配方中的药材,如果品种越多,相互间的功效组合越不明确,或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川乌、草乌等植物中的有毒成分是乌头碱,通常用于祛风除湿,但是用酒泡制不能去掉毒性,需要高温煎煮才能解毒,所以这类药材泡制的药酒只能外用、不能内服。刘松山主任继续强调:“马钱子、水蛭、苍耳子等药酒,百姓掌握不好不建议用于药酒!”
误区4:喝药酒多多益善。古代医学家:“药酒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药酒,首先里面是“药”,而不是补品,是药三分毒;其次,它含有“高浓度酒精”,长期饮用无疑就是“酗酒”。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酒精(乙醇)定位一级致癌物,长期饮用、大量饮用导致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长此以往,肝细胞发生突变会有诱发肝癌的风险。因此,药酒与酒无异,不宜多饮长饮;确有需要,医院的中医大夫指导下组合配方,而舌苔厚、口气重的湿热体质,或者本身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病的朋友,是否适合饮用药酒,还是听听专业的中医建议吧。那种把“药酒”当成“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刘松山主任特别提醒,春节期间,大家在欢聚的同时记得千万不要过量饮酒,以“度”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