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8.13.14
④
⑤
⑥
⑦
⑨
⑩
11
12
龙江好黄精
上文书说到,这黑龙江的“黑土优品”,家企业、款产品,经过层层选拔,都获得了商标使用权,这可不得了,有了这个金字招牌,那身价可就不一样了。
俗话不是说得好嘛,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什么大米大豆大萝卜,小米小豆小杂粮,鲜鱼鲜肉鲜玉米,山珍山菜山果香,好土好田好饲料,好草好水好牛羊,就好比俊鸟登上了高枝儿,发展潜力那可就海了去了。
书中暗表,在寒地龙药中,藏着一味最珍贵的品种——黄精!
说起这黄精,那可真是个机灵鬼儿,透亮杯儿,小精豆子,不吃亏儿。为啥?咱就听听自古以来名医名家对黄精的评价吧,李时珍称它为“血气双补之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医家陶弘景把它称为“仙人余粮”,《名医别录》里面有这样的记载:“黄精……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东晋时代著名的医家葛洪则在《抱朴子·仙药》中称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话就这么说吧,不管你是有寒湿热三气重,还是心肝脾肺肾五脏虚,吃点黄精,那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关于黄精,还有个传说。从前有个财主,家里有个丫环叫黄精,容貌俊俏,两道柳眉,一双杏眼,唇若涂朱,鼻似悬胆。财主一心要娶她。黄精不愿,无奈半夜出逃,被人追赶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了悬崖边,这时身后灯笼火把愈来愈近了,便一狠心跳了下去,把眼一闭,心说完了!
不知过了多久,她竟然醒过来了。四下一看,吓了一大跳,身下就是万丈深渊。她是一动也不敢动,一动也动不了,正好身边长着密密麻麻的野草,黄梗细叶,叶子狭长,开着些白花,便顺手揪下一把草叶,放在嘴里暂且充饥。吃着吃着,这手上就有劲儿了,一揪叶子,带出了一棵手指粗的草根,放在嘴里一嚼,又香又甜,比那些草梗草叶好吃得多。打这以后,她便每天挖草根过日子。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她爬上了一块大岩石后面,有一棵酒杯粗的黄藤从崖顶上垂了下来,她抓住藤萝向上爬,这时才发现自己轻得像燕子一般,非常轻松地爬上了山顶,大气不喘。
上了山顶,她是撒腿就跑,就恨爹娘少生两条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一日来到一个村子,村里有个采药老人,听了她的故事很好奇,便和她一同去山上找到了那种草。采药老人挖起放在嘴里细细地品尝,觉得味道清香甘甜,吃后身子又暖和,又舒服,精力旺盛。后来他把这种草根给病人吃,病人吃后病情就减轻了,给老年人服用,老人身子骨就渐渐变得硬朗了。因为是黄精姑娘发现的这种草,所以大家就给它起名叫黄精。
黑龙江的黄精生产基地自然生态优势明显,以水体、土壤、生物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基本无破坏,非常有利于黄精种植生产。基地里森林与林间山泉交汇,土质肥沃,排水渗水力强,产出的黄精根茎粗壮发达。而且这里光照充足,光合作用的有效辐射量大,黄精内有效物质转化快、积累多、含量高。更重要的是,寒地黑土病虫害发生轻,农药施用量少。
黄精可生食,味道甘甜,吃起来嘎嘣脆;可煲汤,营养丰富,喝起来无异味;还可九蒸九晒,做果干,油润软糯好吸收,获得“黑土优品”授权的天问山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还开发了黄精茶、黄精酒、黄精人参片、黄精肽等多款产品。
正是:
黑土优品不一般
龙江好物莫等闲
黄精食药可两用
又治病来又解馋
稿件采写本报记者周静
龙江好蜜
蓝天、碧水、清新的空气,
葱郁的林木和苍峻的群山,
蕴藏着丰富的蜜源。
东北黑蜂在这里生存繁衍,
是我国唯一的地方优良蜂种。
好蜂产好蜜,好蜜在龙江。
这里是中国椴树蜜主产区,
稠如凝脂,醇厚甜香。
连续十年被欧盟认证为有机食品,
椴树蜜、王浆蜜分获全国金牌和铜奖。
这里有丰富的“寒地龙药”,
此起彼伏的花开,
让蜂蜜里多了一些淡淡的药香。
这份甜蜜,打动人心,
这份甜蜜,唇齿留香。
稿件采写本报记者周静李天池
龙江好鱼
打开龙江的生态版图——
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牡丹江,
大江大河纵横交错。
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
湖泊湿地星罗棋布。
水系发达,水质优良,水面宽阔,
这里成为了冷水鱼的美好家园。
宁舍珍馐饕餮宴,
不舍湖中一口鲜。
大马哈鱼大白鱼,
享誉世界,
三花五罗十八子,
肉质紧实,
七十二杂鱼,
龙江冷水鱼天下鲜!
鲜在何处?胜在哪里?
鲜在根本,胜在营养。
作为我国重要的天然高寒冷水渔业种质资源库,
在龙江辽阔的水域之中,
不仅蕴藏着施氏鲟、达氏鳇、大马哈鱼等20余种珍稀特有冷水性鱼类,
还有黑龙江野鲤、方正银鲫、翘嘴鲌等重要经济鱼类。
龙江保护着冷水渔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向江河湖泊要食物,
着力打造大食物观践行地。
冬捕季、开江节,
龙江冷水鱼的金名片抛向世界。
“让全国各地吃上黑龙江美味的冷水鱼!”
稿件采写本报记者吴玉玺
龙江好豆
数千年前,她与先民初相遇,
成就“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诗篇。
后来,她被放进旅人的行囊,
伴着层叠的涛浪与清脆的驼铃闯世界。
而今,她扎根黑土,萌发新故事,
她有美好且质朴的名字——大豆。
从海伦到嫩江,
从爱辉到克山,
从穆棱到集贤,
大豆的故事遍布龙江。
龙江人将勤劳与智慧凝练于颗颗豆粒中,
让美味充盈食客的餐桌。
因为“龙江有品”,
所以“黑土优品”。
稿件采写见习记者梁金池
龙江优乳
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
全球仅有的珍稀黑土地。
半年超长期的冻土,
灭菌消毒还能蓬松土粒。
丰沛的雨水充足的阳光,
优质牧草尽显勃勃生机。
奶牛有了充足的口粮,
就有更多营养融入了奶里。
一罐龙江优乳的“牛”气,
用这些来证明:
奶粉产量全国第一!
婴幼儿配方粉产量全国第一!
乳制品加工能力全国第一!
全国最大的奶粉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基地,
年奶牛存栏万头,
生鲜乳产量万吨。
一半以上的养牛场,
乳脂肪乳蛋白接近欧盟标准,
名副其实的优质乳主产区,
夯实了中国奶业品质之基。
稿件采写本报记者周静见习记者梁金池
龙江好薯
食材的形成和获取,需要经久的沉淀和耐心地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马铃薯。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十六世纪中叶来到欧洲,成为贵族花园里的美丽装饰。
又经过一百多年的辗转,十七世纪传入中国,迅速扎根散叶,中国成为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国,东北地区生产的马铃薯品相上佳、质地最优。
丰腴肥沃的黑土地,宽厚博爱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裕尔河,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赋予了它无可比拟的品质内涵,圆润光滑的外表,香醇细腻的口感,赢得了“薯甲天下”的美誉。
克山县,著名的“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马铃薯繁衍生息的天堂腹地。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马铃薯基因库,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株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这里首创马铃薯病毒检测试纸条技术,这里有“薯头食尾”加长版产业链条。
望奎县的“黄麻子”土豆,看着丑吃着香,土豆泥也能吃出大餐的感觉。他们积极探索“北薯南种”模式,使北方土豆坐着飞机去了南方,广东湛江的望奎人,在反季种植的路上开足马力狂奔,龙粤同香,安能无薯。
马铃薯充满了魔力,是永远的传奇。
艰难困苦的时刻,它是赖以生存的能量;
安适富庶的时候,它是舌尖的享受和偏爱。
稿件采写何树国本报记者周静
龙江好鹅
骆宾王必是见过龙江籽鹅吧?
那种在黑土地上长成大个子的,
那种通体雪白、头顶有缨状头髻的,
那种走起来摇摇摆摆、吃饱了憨态可掬的,
不然他怎会如此下笔有神?
龙江鹅幼崽,
经过31天的孕育,
森林内、田野里、草原上、湖泊中……
北方农村的美景,少不了这一抹白。
龙江鹅之所以可口,
在于鹅肉肌间脂肪沉积好,
肉质上乘、风味鲜美、口感独特;
肥肝鹅填饲喂出好效果,
优质的肥肝堪比蛋糕上的奶油。
还有鹅绒洁白胜雪,
蓬松松地絮成御寒的棉服,
为北方人造就最可靠的暖意,
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
人们可以从容于三九隆冬,
鹅绒保暖的功劳有九分。
蓝天白云下,
绿水青草间,
一群龙江鹅昂首向天歌,
最是北国好田园。
稿件采写本报记者周静李天池
龙江好酒
酿于自然,成于时间,
慢工夫造就好酒水。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这样的人间奇迹岂少了酒?
北大仓酒以东北红高粱为原料、
以小麦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成为“中国北方酱香型白酒代表”。
黑龙江的大山里,
猎户们少不了以酒御寒。
你可以不知道树莓、沙棘、蓝靛果,
你可以不认识山鸡、老等、傻狍子,
你不可以不整上一口红棒槌酒!
这可是在东北纯粮食白酒基础上,
加入了人参果汁和椴树蜂蜜,
淡黄诱人、口味独特,
香气浓郁、入口绵柔,
成为新品类果味白酒的代表。
走的是差异化发展的深耕之路,
龙江好酒,酿造好时光!
稿件采写见习记者梁金池
龙江鲜食玉米
黑土生金,沃野飘香,
龙江好物,回味绵长。
黑土地上有太多好味道——
看我捧出软糯金黄的玉米,
请你尝一尝——
从“论斤”到“按穗”,
龙江鲜食玉米
因营养丰而品质优、
因口感好而身价增、
因颜值高而名气大,
誉为“粗纤维之王”“当家优质碳水”
渐成餐桌新贵“鲜”飘大江南北。
绿色、健康、营养、美味,
龙江鲜食玉米
又岂止一个“鲜”字了得?
黑土润菁华,优品芳天下。
在一层层绿叶包裹之下的,
是黄澄澄金灿灿的赤子之心!
稿件采写见习记者唐海兵
①喜获丰收。
②现代化牧场。
③奶牛。
④黄精。
⑤蜜蜂。
⑥椴树蜜。
⑦全鱼宴。
⑧绿水青山。
⑨马铃薯制品。
⑩马铃薯。
大白鹅。
制酒车间。
玉米。
广阔良田。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