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一起鉴别一颗参,先看下面两个图,分别是参的正面和反面。
看完图片,下面一起详细分析一下这只参。
第一看体,这是一个园参体。
上下一般粗象个水桶腰,一般这个体型,是因为土壤比较疏松,所以主根长的比较放的开。
第二看纹,满身体纹。
纹理比较粗,距离宽,有深有浅,不连续的断纹居多。
第三看皮,皮色细腻,有光泽。
皮呈现黄色,微带褐色,生长在黑土地,皮上有很多体须退化留下的点,体侧有一块小指甲大的疤痕,皮色正直青壮年。
第四看芦,回脖芦,没有艼。
吞芦两次,一次芦头底部,一次回脖拐弯处,一共21个芦碗,两次吞芦后都生了小竹节,后续排列马牙芦碗。
回脖芦,一般多出现在移栽的参上面。
芦头比较细,上下很均匀,无艼,说明长势比较弱,养分吸收很均匀。
第五看须和点,众须齐发,珍珠点明显。
主根底部众须齐发,须条弯曲的弧度比较自然,须条在立体空间有交叉,但无纠缠的并腿和扭腿。
这只参克重为5克,增重比较缓慢,根据芦头信息,此参年龄的下限为21年,再看皮色老嫩判断,这参实际参龄24-26年之间。
下面总结一下,根据以上的的内容分析,尤其是它的典型特征,回脖芦,园参体,满身体纹,众须齐发,开膀吞芦,身上的疤痕等,估计很多有一些经验的朋友,已经确定它是一颗趴货或者移山参了。
实际上,它却是一颗非主流的林下山参,或者说它是一颗长在与移山参相同的土壤环境中的一颗林下山参,因为山参的形态除了受基因的影响,还受生境的影响,植物的生境可以影响根系的形态。
这颗参的顺长体和体纹,是因为土壤疏松和初生代谢微弱导致,并不是移栽导致的。
回脖芦是因为土层浅薄,芦头下缩屈伸不力,才形成的。
底部众须齐发是因为主体下部伤残导致的,另外由于主体根部多次伤残,导致水养吸收不足,所以体上生出众多体须,来帮助主根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当底部须根发出后,体须脱落,留下很多小豆点。
这参与移山参有三个主要区别:第一是皮色细腻,皮色就是是林下山参的皮色。第二是须条虽然是众须齐发,但是须条的弯曲弧度很自然,无移栽的并腿和扭腿。第三是虽有回脖芦,但无兔耳艼或上翘艼,也无鼠尾芦。
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判断,最终能确定它是一颗林下山参。
实际在山参中,存在很多异类,这些异类都是鉴别的难点,很多都是似是而非,甚至很多人不能达成统一意见,而这些异类就是钻研人参鉴别的乐趣所在,搜集证据,查明真相,验明正身。
我是朱洪达,与您分享山参二三年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