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53.html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人参一直在中药体系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民间文化里甚至认为参汤能够“吊命”。年龄越久的人参,根茎的形态越似人形,越被认为功效得天地之精灵,功参天地,故又有神草、土精之称。人参还有人间仙草的美称,因为它有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神奇功效,为万病的宝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在我国应用人参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了解到人参生长习性之一是在不利条件下可以长期休眠。所以人参根茎的生命力特别顽强,能长达几百年,曾有五百年参龄的人参出土;典型的人参根,其外形具有人体形态的特征。古人不能解释人参的这些奇特生命现象,便产生了许多离奇的神话传说。
关于人参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运斗枢》的记载。春秋运斗枢》曰:”摇光星散为人参,废江淮山读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摇光”,也称“瑶光”,为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其他六颗星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相应,北斗星中摇光星的光辉到达大地,才有人参生长;如果大川大山不能正常发挥效能,摇光星不能正常发光,人参便不能生长。这些记载,把人参及其生长环境条件加以神秘化,使之与上天之灵光灵气发生了联系。
南北朝时,已把人参和治病联系起来,形成传说的简单情节。《梁书》中记载了南朝时期的隐士阮孝绪在深山中为母搜寻人参治疗疾病的故事:“阮孝绪母王氏,急有疾,合药需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逢。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忽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这是所能见到的古代最生动的人参故事。鹿与参,都是人们心目中吉祥之物,二者联系在一起,构成仙境中的神话。
其实人参在中国古代主要产于山西、河北的太行山一带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以山西上*郡(今长治市)所产的上*人参质量最佳。晚明时期,人参突然获得了“百草之王”、“众药之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对人参做了详细论述,认为人参几乎就是一种包治百病的神药,“能治男女一切虚症”。人参由此身价百倍,在中原地带很快就被挖得绝种,只在东北的深山老林中还可找到,以致现在人们一提起人参,就以为是东北长白山特产。所以近代大量关于人参的神话故事主要流传在东北长白山地区。它主要是从事挖参的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旧的盛传不衰,并不断产生新的故事。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参传说和清代以来山东、河北等地流民开发关东地区的历史背景有关。
人参的神话传说一般反映挖参人的善良、勤劳、互救互济、不畏艰辛等优秀品质。有的传说,鞭笞那些忘恩负义的贪心者。特别是反映参农在封建官府及地主阶级层层盘剥下的种种苦难和反抗。如《棒捶雀与赶山王》、《人参姑娘》、《童子参》、《刺官棒》等,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人参传说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故事往往充满着神奇的幻想。如善良的老把头神会帮助挖参人挖到宝参;美丽的参姑娘会和年轻的挖参人结成伴侣;毛驴参可以不吃草料而为穷哥儿们开荒种地;龙参放到水里,河水就能长流不息,消除旱灾;深山的梅花鹿,林间的雀鸟,乃至一草一木,都会成为挖参人的忠实朋友和生活助手,人参也大都被人格化了。
人参精的形象直接取自人参宿根酷似人形的特点。在故事中被描绘为穿红肚兜的小孩、头插红花的美丽姑娘、善良的白发老翁等。他们以优美的形象,善良的品质,神奇的魔力,出没于深山密林,帮助辛苦的参农战胜敌人,发财致富,或获得爱情、健康和幸福。在艺术上,人参传说一般构思奇特,情节比较曲折,形象生动感人,富有民族风格和美学价值。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