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游记里的三界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图)佛教中的须弥山

“三界”,是来自于佛经中的概念。《西游记》中虽然提到了“三界”,但并没有对它进行直接的描述。我们只能根据佛经的说法来探究这个概念的含义。

佛经中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极其复杂也极其庞大的时空体系。从空间上讲,它是一个以“中央大山”须弥山为中心,上达诸天,下至地府阴曹的立体空间,是众生居住的地方,称为“三界”;从时间上看,它处于开天辟地以来,亿万年循环往复的六道轮回之中,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在这个魔幻世界里,时间和空间被极度扩张,动不动就是千里万里、千年万年。不过这也好理解。你看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就在转眼之间;就连猪八戒、沙和尚,十万八千里也就需要几天的功夫。要是这个世界太小,还真不够他们折腾。

三界,也就是孙悟空所说他“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三界,是构成众生世界的第一个层级。按照佛经解释,它们分别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指的财、色、名、食、睡五欲,其实主要指男女之欲。“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曰欲界。”欲界有“五趣十二处”。趣,也就是趣向,五趣指欲界众生有五个大的去处,即地狱、畜生、饿*、人、阿修罗及七层欲天,所以欲界又称五趣杂居地;佛、菩萨这些“圣”们又时不时的会出现在这里度化凡人,所以又称“凡圣同居地”。

在地理结构方面,欲界最为复杂,其居民种族也最为繁多。这里有诸神居住的七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西游记》中为太上老君所居之处)、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据《起世因本经》);有人类居住的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有*类居住的幽冥界。以人间四大洲为水平基准,幽冥在下,天在上,魔身天居最上。

《西游记》中所涉及到的地方,主要就是在欲界。既称欲界,那么这里的居民最主要的特点自然就是欲望。比如男女方面,凡人自不必说,你看那些修行得道的妖怪,也多有成家立业、子孙成群者,甚至还有强抢民女、夺人妻子者。神仙们也好不到哪儿去,身为天庭高管的天蓬元帅会调戏嫦娥,一方星君奎木狼会为一个宫女私奔。饮食方面呢,妖怪们最喜欢的是人肉,天上的神仙们对美酒佳肴趋之若鹜,蟠桃园的大桃子更是让大家提起来就流口水。

(图)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倒是同属欲界的幽冥界,没听说有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出来,在欲界,也许这里是唯一干净的地方呢。

欲界之上,为“离欲”众生所居的“色界”。别想歪了,这里的“色”,可不是男女之色,也不是颜色的色,其义为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可以说代指一切有形之物。佛经上记载,这里“宫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居住在这里的生灵没有了欲望烦恼,但仍不能脱离有形物质世界之束缚。

按《起世因本经》记载,色界共有二十二天,亦即有二十二种生灵:梵身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善见天,善现天,阿迦尼咤天。

佛经记载,色界诸天的生灵,从下到上,逐渐地没有了恶念、没有了悲喜、没有了烦恼,精神进入了完全清凉通透的状态,就等着摆脱有形之物的羁绊,进入彻底的自由世界了。

无色界在色界之上,为“无形色”众生所居。所谓“无色”,就是没有物质的障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无形无态,成为彻底解放的灵*,到达完全自由的状态。无色界又分为“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由于没有任何物质形态,被称作“四空天”。别的不说,光看这名字,就能让我等凡夫俗子浮想联翩了——

空无边,是将灵*放入无限虚空,上至无极星汉,下至微末纤毫,任其自在翱翔;

识无边,是在灵*的遨游中洞悉宇宙古往今来的奥秘,了然所有的存在;

无所有,“唯思内外一无所有”,道已闻,一切明了,此时的我,当无所任何心灵上的牵碍,乐与造化同舞;

(图)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非想非非想,是想亦是非想。此时精神已完全融化入宇宙,宇宙即我,我即宇宙,唯有一点自我的灵光,如亘古长灯,映澈无极……

除了这众生居住的世界,在那无比幽深的大地深处,在没有生灵能够存在的地方,另有四层空间,托起整个世界。据《俱舍论?分别世品》载,承载着上述“三界”的,乃是所谓的“大地四轮”:

虚空轮,位于最下;它就像“无色界”一样,无形无质,广漠无边。它的上面是“风轮”,同样极其广阔,它的厚度约是十六亿由旬;这一层物质,虽然是风,但非常坚固,结构致密。再上面是水轮,由大云雨生成,依附于风轮上,深有十一亿二万由旬。然后是金轮。佛经上说,这层依附在风轮上的物质,就像牛奶熟了之后在表面结成的膜,厚有三亿二万由旬。这三层物质的直径都是一样的,有十二亿三千四百半由旬。你看,无论宽度还是深度,这四层物质都远远超过其上的“三界”。就算高大宏伟的须弥山,若与这四轮相比,也是不值一提的。对于《西游记》来说,那里是绝对的未知世界,我们无从猜测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有没有生灵存在,那里,似乎连如来都一无所知。

佛教认为,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环绕其周围的九山、八海、四洲(四天下),以及日月诸天,合为一个单位,即一个日月系统,称为一世界;合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称三千大千世界,或三千世界。换言之,一小千世界包含一千个世界;一中千世界包含一百万个世界;一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佛经说,正是无数这样的大千世界,组成了无穷无尽的宇宙。

然而,《西游记》所涉及的空间,远没有这么广大。它往上最高只到达三十三天之上离恨天,约三十三万由旬;最深只到幽冥界(深度不详,但总在三界之内),都远远没有达到佛经中所讲的世界的边缘。

而在横向空间上,《西游记》中所涉及的地理空间更是有限得很。书中最远的横向空间跨度,是孙悟空的活动轨迹,他出生于东胜神州西面海中的傲来国,最东面也就到过东海,最西边也只到过位于西牛贺洲西部的灵山。灵山虽号称“西天”,但离西方的世界边缘还远着呢。何以见得?师徒们走到火焰山的时候,天热难耐,八戒说一定是到了“日落之处”——天尽头斯哈哩国了:

(图)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八戒道:“原来不知,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为天尽头。若到申酉时,国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杂海沸之声。日乃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若无鼓角之声混耳,即振杀城中小儿。此地热气蒸人,想必到日落之处也。”(第五十九回)

从这里来看,太阳是落到西海里面去的,也就是说,天尽头就在西海之中,而西牛贺州的西面还是西海(下文有专门的考证)。那么这斯哈里国到底有多远呢?孙悟空接着说:

“若论斯哈哩国,正好早哩。似师父朝三暮二的,这等担阁,就从小至老,老了又小,老小三生,也还不到。”(第五十九回)

我们不妨假设孙悟空所言非虚,那么我们来估算一下:唐僧取经十四年,走了十万八千里;照此来算,就算他一生可以走六十年,那么就是五十四万里;三生的话,就是一百六十二万里。这是从位于南赡部洲的大唐算起。从这里往东,还有浩渺无边的东海以及海外仙山,至少应该还有一百多万里吧?

那么可以粗略估计,整个地面世界,从日出地到日落地,东西长应该在三百万里以上。当然,这是按照地面距离计算的,真正的直线距离肯定要大大缩水。

值得一提的是,孙悟空和如来打*的时候,也曾提到“天尽头”,从书中的描述来看,横向空间的“天尽头”应该有撑天的柱子。那具体是什么样的呢?不得而知。孙悟空虽然本事不小,就整个世界而言,他的见识还是非常有限的。

原标题:《西游记》里的“三界”到底是啥?

*作者:吉朋晓,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

版权声明:合作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