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只有进山采参的队伍,称之为参帮,参帮从组建到解散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神秘流程呢?
拉帮
1拉帮
参帮并非一个稳定的组织,每一次放山活动之前都要现组织人选,称之为“拉帮”。懂山规、德高望重、诚实守信并且精通野外生存技能,有丰富野外经验的人当选领导者:“把头”。参帮大多为三人、五人、七人、九人等,尽量避免双数。讲究“去单回双”不走空。放山人视棒槌为一个人,从某种程度上参帮的放山人是以请人参下山的虔诚之心进行放山活动。
2进山
进山之前,要用几天的时间置办齐全放山用的工具,除了放山活动必备的:索宝棍、棒槌锁、鹿骨签子、参兜子,还有野外生存所需要的铁锅、砍柴刀、手斧、锯、绳子等。以及容易存放的粮食,比如小米、干粮、盐等。
进山的日子,要经过挑选,选择最近的黄道吉日,习惯是选择三、六、九日进山。具体到哪里进行放山,路程安排,则有把头决定。
拜山
3拜山
进山之后的第一件事为祭拜山神与老把头。一般情况,取三块大石,品字形摆放。“以草为香,以叶为纸”,把头颂唱祷词,内容多为歌颂神明,保佑平安,祈祷丰收等,众人磕头叩拜。
搭抢子
4搭抢子
搭建夜间露营帐篷,必须选择背风向阳,周围有活水,地形较平整且不低洼的地方。一般就地取材,用结实的树干作为支架,并在支架上覆盖树皮、树枝等防雨。内部使用干燥松软的树叶作为铺垫,有条件者覆盖兽皮。此帐篷则作为在该区域放山活动的临时居所。夜间起灶,在帐篷门口生篝火进行做饭与取暖祛湿。篝火需要有人看管,目的在于驱赶蚊虫、防止野兽。
观山景
5观山景
由把头观察山势走向、植物分布、地势高低、阴阳坡向以及云雾密度情况,并且结合个人经验以及是否有棒槌鸟鸣叫等来选择从那一片山林进行放山活动。也有根据近日梦境,各种征兆来进行决定。
排棍压山
6排棍压山
放山活动中,寻找棒槌的过程称之为“压山”,意为将整座山地毯式搜索。参帮分工称之为排棍,分配位置。把头为头棍,在队伍最中间,把控整个队伍移动速度。最两边的人称之为边棍,由经验丰富的放山人担任,放山有“山上挪一寸,山下行十米”之说。
在头棍与边棍之间的位置,称之为腰棍,由放山经验不足,以及首次参加放山活动的初把郎构成,在此位置,出于对经验不足者的保护与教学。放山为沿山坡自上而下排成一排前行,不准绕过任何地形。过程不准乱说话,看见任何东西,如果说出来就要带上。
两边边棍负责控制队伍两端行进速度,同时需要折树枝或者将草挂在树枝上进行标记做记号。折树枝称之为“打拐子”,遇到名贵树种,或者无法折树枝的情况,将草挂在树枝上称之为“挂柳”。做记号的目的,避免重复“压山”。
叫棍
7叫棍
放山人彼此之间的沟通方式。压山时用索宝棍敲击树干,彼此之间取得联系与简单沟通,称之为“叫棍”。索宝棍不能离身,不能放倒,以备应急。放山人视树墩为山神与老把头的座位,禁止做在其上。遇到蛇称之为“钱串子”,为吉兆。放山过程中“拿”字为吉利、顺利的含义。所以抽烟称之为“拿火”,吃法称之为“拿饭”,睡觉称之为“拿觉”,挖到人参称之为“拿货”等。
8喊山
喊山指的是发现人参之后的一套对话切口。
发现人参称之为“开眼”,发现者大声喊:“棒槌”称之为喊山。
把头或者众人回应:“什么货?”称之为接山。
发现者回答:几匹叶,称之为应山。
把头或者众人回应:“快当快当”称之为贺山。
然后众人迅速向发现人参的地点集合,马上将人参栓上棒槌锁。
抬棒槌
9抬棒槌
挖人参的过程称之为“抬棒槌”。先磕头祭拜,选择上风口处生火堆捂烟驱蚊,以及防止野兽。抬棒槌过程需要技术与经验,一般由把头来进行。抬棒槌的人会根据人参的芦头以及根系的长势与走势,在人参茎叶的下坡处进行开土,然后用鹿骨签子、快当剪刀等专用挖掘工具细心清理树根、泥土等,确保整支人参丝毫无损的抬出。
10打参包、砍兆头
抬出后的人参,用树皮做成桶状,内铺垫青苔进行包裹,称之为“打参包”。在附近的松树上,正对发现人参的方向,扒下树皮,扒树皮的高低位置,由发现人参与树之间的距离决定。右上刻上与人参几匹叶对应的横杠,左下刻上参帮的人数称之为“砍兆头”。抬出人参的位置,将土回填称之为“复埯”。
11撒参籽
如果获取到人参果,则入口去掉果皮后,在抬出人参附近进行播种,称之为“撒参籽”。在播种下参籽的位置,用树枝插在上面,上端削尖,防止被其他人或者野兽踩踏,称之为“插花”。
打小宿
12打小宿
放山人如果在抢子里过夜,称之为“打小宿”。负责参帮做饭的人称之为“端锅子”,人员多的参帮,端锅子的人,全职为参帮成员做饭,不参与集体放山活动。人员少的参帮,端锅子的工作则有初把郎负责。拿饭之后,参帮的成员互相交流所见所闻,聊人参传说,传授野外生存经验,以及挖参注意事项等等。“拿觉”的时候,头冲内,脚冲外。参包子放到最高处,悬挂于抢子的横梁处。也有避免被人独吞拿走人参的可能,将参包子由把头藏起来,称之为“匿货”。如果有人独吞人参,独自带人参下山的情况,称之为“起黑货”。
13下山
放山活动结束后,下山回家的过程称之为“下山”。下山时,把剩余的粮食、盐以及火种留在抢子里,以备迷路的人或者路过的人使用。在下山路途中,不准说出收获人参的数量,也不准谈论人参的价值,以防被他人知道或者参帮内部生出歹意,避免不测。
还愿
14还愿
挖到人参下山后,乡亲父老会杀猪宰羊来共同庆祝平安归来,满载而归。同时将祭品摆放到山神把头庙上进行还愿。还愿过程由把头执行,吟诵祷词,感谢山神老把头的庇护,并对进山拜山时把头许下的承诺,必须在下山还愿时如实履行,以及祈祷下次放山平安发财。
大家是否对传统的放山行业,有所了解了呢?